广东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勇当先行示范尖兵

正义网新闻频道
2021-12-12 10:19
摘要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推进法治建设,深化法治宣传和法治实践,营造优良的街区法治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

推进队伍建设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强化组织保障:粤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法治街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法治街区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法治建设汇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提升思想认识:街道党工委书记牵头,全体党政人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领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精神。组织领导班子集体学法,提升班子依法治街意识和能力水平;落实统筹调度:将法治街区建设和街道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同部署同调度,法治在心上,宣传在口中,落实在行动。将法治建设要求纳入对社区、部门的绩效考核内容,确保法治建设成效。

立体搭建群众诉求服务新体系

南粤街道共建立17个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断完善各项调解工作机制,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坚持化解矛盾纠纷联动工作机制。深化信访制度改革,开展党政领导干部接访和下访工作,上门引导依法维权,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建立引导信访当事人进入诉讼机制,避免了缠访、闹访的发生,化解一批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

打造“1+16+N”体系(1个街道群众诉求服务大厅、16个社区群众诉求服务站、N个重点场所群众诉求服务站),在街道、社区、小区建设群众诉求服务阵地,多渠道提供公共法律、心理咨询等服务。整合网格员、“五老人员”、物业人员等力量,成立平安志愿者队伍。线下共受理各类纠纷3658宗,处置成功率达98.5%。优化线上信访处理流程,确保初件30天内处置、答复,满意率较年初提升约10%。接收线上群众诉求服务受理案件2243宗,处置成功率达97.2%。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街道成立了“一站式工作站”,纠纷当事人咨询、调解、诉讼等工作一站式解决,最大限度地实现便民利民。群众可以在家门口享受更专业、更便捷、零费用、易履行的服务,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街镇,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化解在诉前”的目标。街道以粤海法庭为依托,在海珠社区设立粤海法庭、街道司法所一站式法官参与的调解中心来负责调解辖区的疑难调处工作,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减少诉讼时间。

努力探索党建引领改革新路径

党建引领,组建街道物业管理指导委员会及促进会,成立基层党组织111个,指导业委会换届人选考察、签订履职承诺等工作。与前期相比,业委会党员人数上升10%,部分小区比例达85%以上;物业矛盾同比下降65.1%。妥善解决纠纷积案,维护了辖区稳定与和谐,粤海法治街区建设取得的成绩获得区委充分肯定。

常态化宣传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每年的“12·4”国家宪法日,粤海街道都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开展“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线上线下开展民法典、劳动法等讲座,群众法治意识显著提升。建设法治文化公园,为群众提供生动的学习平台。提升社区矫正质效,实现社矫对象无脱矫、漏管现象。加强平安南山宣传,围绕禁毒、消防安全、电信诈骗开展多渠道全方位普法宣传,诈骗立案数较上年下降21.54%,辖区社会治安水平迈上新台阶。

严把“五个环节”构筑和谐街区环境

粤海街道以“监测全面、处置迅速、反馈及时”为标准,以“切实解决群众需求”为目标,严把“五个环节”,积极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

一是严把舆情监测关。街道成立了专人舆情工作小组,随时掌握辖区舆情动态。二是严把舆情报送关。组建舆情工作微信群,舆情员及时将收集到的舆情信息通过微信等途径报送给舆情组长,再通报给涉事科室或社区。三是严把舆情研判关。遇到重大舆情事件,召开舆情工作专题会议,对舆情事件进行分析研判。针对特殊舆情,必要时召开舆情联席会,组织相关部门协调处理。四是严把舆情处置关。明确从接收舆情到处置舆情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和标准,严格按照重大舆情2小时内、一般舆情5个工作日内首次反馈的时限要求,确保舆情快速妥善处置。五是严把舆情反馈关。采取“点对点”的办法,直接回复给发帖人或上级部门,有效降低舆情风险。

粤海街道党工委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法治粤海、平安粤海、幸福粤海建设,奋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智能化、物业管理指导体系规范化、民生幸福法治街区品牌化,为南山加快建成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编辑 吴冰冰 审核 刘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