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饮料”横空出世,莫用天价作营销噱头

华悠然
2021-11-29 08:49
摘要

你喝过1000元一杯的饮料吗?有人认为“千元一杯,喝不起就不会上当”,也有人说“虚假宣传比比皆是,不差这一个”。但在笔者看来,所谓的千元一杯就是商家在炒作热点,博眼球而起的噱头。

11月22日,深圳一家名为“野萃山·分子果汁”饮品店的“天价果汁”横空出世,引发网友热议。该店一款名为金玉三捻橄榄汁的饮品价格竟高达一千元,而普通的橄榄汁一杯也要300元。该店铺声称:橄榄汁进价就要800多元一斤,制作需要3个小时,价格设置合情合理。

然而,根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6日通报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店的原材料实际进货价格与宣传价格不符,现已对该公司涉嫌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后续处理情况将持续通报。

你喝过1000元一杯的饮料吗?有人认为“千元一杯,喝不起就不会上当”,也有人说“虚假宣传比比皆是,不差这一个”。但在笔者看来,所谓的千元一杯就是商家在炒作热点,博眼球而起的噱头。是依靠溢价博出位的营销策略,现在商品虽然下架了,可是也因此进入了公众视野,赢得了如今最值钱的“流量”。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越过8000美元,大量中产崛起,中国开启消费升级时代,消费主义之风愈演愈烈,天价食品可谓是层出不穷。奶茶从原来的三块五块变成了现在的二十几甚至大几十,有些餐厅一顿便餐要价成百上千。只要商品挂上了网红,轻奢的牌子,即使从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来看都不值这个价格,但这些由头都成了商家漫天溢价的筹码。

消费主义通过各种资讯对消费者进行定义、划分、归类,从而对消费者进行洗脑。消费者购买的并不是橄榄汁本身,而是橄榄汁所给予他的自我认同感——“只要我买了这1000元的橄榄汁,我就是人上人。”这也是很多人购买超出自己经济实力的奢侈品的原因,但通过盲目消费来获得自我认同感的行为,只会让我们在消费主义的陷阱里越跌越深。

诚然,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除了网红或者测评博主外,很少会有人真的花1000元购买一杯果汁。但橄榄汁只是在引发热度后,暴露在人们视野里的一个典例。在它的背后还有奢侈品,网红风,ins风和打着国潮的噱头涨价的等等消费主义陷阱,并且还是会有盲目的人对它们趋之若鹜,殊不知自己成了待割的“韭菜”。

不管千元橄榄汁究竟是营销噱头还是溢价筹码,这样畸形的营销方式都将使商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如曾经风靡一时的喜茶,利用并不美丽的价格和长长的队伍给消费者造成一种“物以稀为贵”的假象。销售额一路拔高,并在19年达到了165%的增长率。但在2020年喜茶的年销售额增长率下降到了18%,远不及19年增长的165%。即使门店数量大幅扩张,从原有的390家增至695家,但平均单店年销售额从1441万元下降至956万元,单店日销售额也下降至2.6万元。当然,目前喜茶也在努力转型。但总的来说,消费者并不是傻子,抖机灵的营销方式可能会让你红极一时,但最终也会让你自讨苦吃,比起博出位,商家更应走长远发展之道,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进行良性的宣传,才能让品牌越走越远,越做越广。

(作者系苏州大学学生 )

(原标题《“千元饮料”横空出世,莫用天价作营销噱头》)

编辑 编辑-周梦璇(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