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三农”驶上“期货高架桥” 深圳期货经营机构运用专业金融工具为乡村振兴提速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欣
2021-11-17 08:52
摘要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圳金融企业有高招。记者16日从深圳证监局获悉,深圳期货经营机构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综合运用期货风险管理工具,通过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等专业技术手段,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间搭建起一座座“期货高架桥”,将金融衍生工具全面融入农业发展新格局中,为乡村产业的内生发展注入现代化的金融动力。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圳金融企业有高招。记者16日从深圳证监局获悉,深圳期货经营机构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综合运用期货风险管理工具,通过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等专业技术手段,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间搭建起一座座“期货高架桥”,将金融衍生工具全面融入农业发展新格局中,为乡村产业的内生发展注入现代化的金融动力。

巧用金融衍生工具,发挥“价格发现”功能

每年的收获季节,棉花企业都会面临同一个难题:为了支付棉农的棉花款,企业短期内需要大量的资金周转。资质较高的企业可以利用农发行的政策性贷款或商业银行抵押贷款,但仍有众多企业只能面向民间借贷,资金成本高且来源很不稳定。

2020年新棉收储期间,新疆一家涉棉企业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深圳的中证寰球商贸得知这一情况,向企业提供了专业的金融解决方案。新棉收储进程过半时期,他们与新疆棉企开展了业务期限3个月的CNCE电子仓单约定式购回仓单服务,合同金额4000余万元。期货仓单凭借其良好的安全性、流动性和变现能力,为企业棉花收储提供了关键资金。在此示范效应带动下,多家中小企业通过仓单融资,加快资金流转,保障了棉农的工资,从而助力新疆地区棉花行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采访发现,小小棉花里“藏”着的期货高招还真不少。

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持续大幅波动,供需双方都迫切希望减少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平安期货就给一家用棉企业支了一招:在棉花种植时期,平安期货提前提示企业结合交易所限仓规则申请套保额度,用于大额交割;另一方面,结合企业特定要求,又量身定制了一个“期转现+集中交割”方案。利用公司产业客户群,寻得持有指定仓单的货主,通过“集中交割”方式获得指定标准仓单,保障用棉企业的原材料需求。这一招最终帮助该企业实现低资金成本盘活存货,建立套期保值头寸,大幅减少了棉花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

活用“保险+期货”,有效管理农业风险

“保险+期货”已经连续6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保险+期货”模式在支农惠农和精准扶贫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深圳期货公司通过“保险+期货”,深度整合保险、期货、银行、企业等金融机构和实体产业资源,有效管理农业风险,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服务模式。

2021年7月,由于橡胶主产国取消补贴政策、延长封锁期等原因,橡胶供需格局发生变化,其价格在长时间的下跌后出现反弹迹象。深圳的五矿期货在深圳证监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为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的2482户胶农,支持了297.5万元保费购买橡胶价格保险。同时也为项目精心设计了“锁定+敲出”的期权结构,实现分多批进场,有效规避了橡胶短期价格波动影响赔付效果。该项目覆盖西盟县私人种植胶7万亩,折成干胶3500吨。实现赔付381.5万元,总赔付率为116.58%。

近5年来,五矿期货连续为西盟县胶农提供价格保险。项目覆盖范围从最初的754户建档立卡户、1.3万亩胶林、1055吨干胶的小规模试点,扩大到如今的6倍规模,5年间共计为胶农实现赔付约1732.54万元。有了“保险+期货”托底,农村吸引更多中壮年返乡务农。据该县茶特中心负责人透露,今年西盟橡胶返割率比去年同期提升了近3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看天吃饭”,极易受气象灾害影响。2020年夏季,受三场台风影响,黑龙江省木兰县玉米减产严重,农民收入无法保障。深圳的海航期货积极通过“保险+期货”为当地农户开展收入险项目,不仅对价格进行保障,还对亩产量减少进行保障,并于当年年底完成理赔工作。理赔金额合计1134万元,保险赔付率52%,保障了1075户农户的收入利益,其中包括5 个合作社和 377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覆盖玉米种植面积36万亩,现货量18万吨,覆盖木兰县玉米种植面积70.98%。该项目大大降低了自然灾害给农户带来的损失,保障了农户的收入利益。有效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为农业发展注入稳定剂。

深圳证监局多途径推广辖区期货公司及风险管理子公司服务生猪、棉花产业并开展“保险+期货”的经验、分享优秀案例。2020年至今,深圳地区期货公司及风险管理子公司积极开展“保险+期货”项目,保障金额超32亿元,服务农企、农户近49万户,覆盖种植面积超百万亩,赔付金额超1亿元。

用专业扶智先行,精准帮扶助脱贫

信息渠道闭塞,专业知识不足,是农民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短板。深圳期货经营机构有针对性地在农业耕作、文化教育、激励群众、阵地建设、消费扶贫、期货专业支持等多方面开展了帮扶,在广大农户中普及期货知识,引导其了解期货价格信息,帮助他们参考期货价格并择时销售农产品,提升农户话语权。

新疆麦盖提县依靠大力发展林果经济等模式,自2020年1月退出贫困县序列。然而在近年来红枣价格的大幅波动下,枣农几乎陷入收入无保障、售枣无渠道、风险无对冲的“三无困境”。

中信期货积极承担起新疆的首单红枣“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该项目不仅引进了下游收购企业托底收购解决销路问题,还获得郑商所、地方援疆指挥部、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等多方共同投入保费1550万元,成功解决红枣投保问题,承保红枣3万余吨,覆盖了包括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内的6200余户枣农。即便后续红枣价格大幅波动,新枣上市后遭遇价格下跌,但因为“期货+保险”对价格风险对冲功能,农户收入仍然获得坚实的保障。

2020年以来,深圳期货公司新增对接扶贫点35个,捐款合计367.7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078个,落实贫困地区应届大学生就业10名。持续帮扶乡村振兴地区已经成为了深圳期货经营机构的责任习惯和长期规划。

(原标题《让“三农”驶上“期货高架桥”  深圳期货经营机构运用专业金融工具为乡村振兴提速》)

编辑 编辑-张克(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