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爱阅人”相约文化雅集

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2021-11-03 07:05
摘要

11月2日,在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书城深圳中心书城,第二十二届深圳读书月伴着浓浓书香正式启动

这是一座因读书而受人尊敬的城市;这是一座“爱阅读”城市21年的坚持。

11月2日,在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书城深圳中心书城,第二十二届深圳读书月伴着浓浓书香正式启动,深圳“爱阅人”如约迎来国内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的读书文化节。

本届读书月以“打开一个新视界”为年度主题,聚焦科学科普、生态博物、地理发现、星际探索、未来创造、科幻想象等领域。在青年学者张笑宇看来,这样的主题极具前瞻性。启动仪式上,他以“让阅读的灵魂打开科技新视界”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提出,当今世界,要打开一个前所未见的新视界,必须要依靠科技的力量。但没有灵魂的科技,无法让人看到真正的新风景。“如果一家科技公司发展人工智能,是为了更精准地给用户推送广告,那不是真正的新视界,只不过是旧世界的高级版本。”

“文字将写作的瞬间凝固,但阅读让这凝固的瞬间重新流动起来……这个星球上古往今来那么多作者点下了那么多茶座虚位以待,当通过阅读开始与他们对话时,身边便坐满了数千年以来真诚想跟你聊天的朋友。”张笑宇说道。

他同时认为,深圳是一个可以诞生中国版乔布斯和马斯克的地方,也是一个能让灵魂“脱颖而出”的地方。“在今天这个技术狂飙突进的年代,不缺像我这样的写作者,缺的是期待灵魂对话的阅读者。读者是作者的漏斗。只有有灵魂的读者赏识,有灵魂的作者才能与你隔着时空的河岸,莫逆于心,相视而笑。”

而读书月,从来都不乏这样的读者和作者。在中心书城2楼中庭,特别策划“回声:历届读书月名家展”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这里展出了21年来,读书月邀请到的158位名家学者的名单及其与读书月的动人故事,致敬曾为深圳读书人留下精神路标的名家,回顾鹏城的阅读底色。

2007年,余光中第一次来深圳便是受邀参加深圳读书月活动。活动之余,他饶有兴致地逛了深圳书城,买了好几本书。他评价道:“深圳对文化非常重视,请了不同背景的人来演讲,给市民讲述一些不同的观点,非常好。”2001年,第二届深圳读书月正式开办“深圳读书论坛”,饶宗颐作为首位嘉宾莅深演讲“中国学术与人文传统”,吸引400余名市民读者一睹大师风采,为这个读书月经典品牌活动立下了标杆……看着展板上每一个充满细节的现场,“爱阅人”对这座城市的记忆不断涌现,在拥抱跨越时间和感受心灵温度的同时,不断细嗅着这座“爱阅城”上空浓郁的书香。

“去年读书月,康辉老师做客深圳读书论坛,现场围满了像我一样慕名而来的读者,虽然戴着口罩,但依然挡不住大家求知的心。”在展区拍照打卡的市民何女士对记者说,“这么多大咖都曾来过读书月,它的火热我是真切体会到了。”

从“回声展”出来,记者看到不少工作人员在紧锣密鼓地布置活动场地。作为主会场,读书月启动的第一周,深圳·南京全民阅读交流座谈会、“(深圳)韩家英×(南京)毕飞宇”对话、《7×5 35》设计视角下的书籍展开幕式、深圳·南京书籍设计邀请展开幕式等活动便将在这里举行。“首当其冲是要做好书城防疫工作,保证市民读者享受到安全的阅读环境。在此基础上,我们会全力为读者营造高质量的阅读氛围。”中心书城综合管理中心高级经理文磊对记者说。

此外,读书月期间,深圳图书馆也将举办100余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其中,艾特奖历届全球最佳设计大奖作品展,将展出艾特奖历届全球最佳设计大奖获奖作品近百幅;“从文献看澳门——澳门的铅活字印刷展”将从“澳门的铅活字印刷”的视角追寻澳门城市发展脉络,第五届“阅在深秋”公共读书活动也将如期而至。

原标题:《深圳“爱阅人”相约文化雅集》

编辑 特区报-刘彦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