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翔:如何做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传播?
2021-11-01 17:49

中国国际传播创新高端论坛摘录


由国内媒体相关报道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现存问题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教授  周翔

(根据录音整理)

本研究从三个数据库中检索近五年国内媒体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对外报道,一是从慧科数据库中获取了2050篇由中国大陆媒体发布的相关英文报道;二是从读秀知识库中获取相关中英文报道;另外作为参照我们还对国外的数据库进行了初步的搜索,作为一种外媒的对照。

周翔

一、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报道的概况

第一,报道量的趋势观察。

从2018年第四季度到2019年第二季度之间,国内媒体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对外报道数量呈迅猛增长的趋势,并且出现了两个报道高峰。主要是港珠澳大桥投入使用,以及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而引发的媒体报道高峰出现。具体来看,主要还是在政策推动下报道数量得到了明显的上升,而报道性质不是主动出击,或者在这个阶段还没有显现出一种系统的编辑策划,没有我们人为的谋划因素在里面。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关于湾区的报道内容直线下降,几乎达到过去五年间的最低值,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协同发展直接让位于疫情报道。而随着国内疫情形势向好,有关湾区的报道数量再度回升。从这样的一种发稿量起伏不定的态势,引发了我的第一个思考:在我们的对外报道当中,如何把握好常规时期与特殊时期的报道关系,比如说在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们需要把湾区报道放到一个怎样的位置和关系上,能不能利用特殊时期的特殊事件来凸显粤港澳大湾区的平台优势、合作利好,来凝聚湾区的共识,在这方面来发挥媒体独特的认同作用。还有媒体是否有必要在非常态情况下,甚至是在负面消极的时期,依然能够通过某种方式的转换保持对湾区报道的一定热度,而不是使它受其他报道主题影响,而起伏不定。

从报道量的语种类型来看,从慧科数据库中共获得来自大陆媒体的六万多篇英文报道,来自香港澳门的只有十多篇,日语报道有97篇,报道语种极为不平衡。而且与内地相比,港澳对于这个方面的报道也是极为不平衡的。在读秀数据库获取英文报道135篇,主要来自Shenzhen Daily这样的一些内地报业媒体。相较于国内出版的新闻报道来说,面向境外发布的英文报道数量明显要少得多。以深圳报业集团为例,来自旗下深圳特区报的报道数量明显要比来自Shenzhen Daily的报道数量更多,说明在国际传播当中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报道并不突出,相较于国内出版的大体量来说,对外报道还有巨大的空间

我们还在国外数据库检索了对照报道,获得的搜索结果显示,有11000多篇英文报道,日语14篇,法语118篇。这带给我第二个思考,就是地方媒体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首先满足本地受众需求的基础上,拓展对外传播?多语种报道如何突破现有的瓶颈?目前存在的对外报道语种极其有限,是因为读者需求量的问题?还是内容生产的多语种人才储备和资金的问题?又或者是决策管理机制的问题?或者说对于湾区报道的国际影响力来讲,从长远来看,是否有必要加大面向有各种合作关系国家的多语种报道的投入量?

第二,关于对外报道刊发地的观察。

对外报道刊发地呈现出特定地区和媒体集聚的态势,广东、北京和上海占据了报道刊发量前三位,仅广东一地在过去五年间就刊发了约1000篇相关报道,北京大概是780篇,深圳日报、环球时报的英文版,深圳日报的电子版占据了最高媒体的前几位。可以说这个是跟前面提到的京粤两地作为主力刊发地是相呼应的。其他的媒体包括上海日报、国际商报、南方日报、中国证券报等等也有一定的数量报道,基本上后三者的刊发量是十来篇,相较于其他地区的媒体,本地媒体传媒集团对大湾区的新闻反映迅速,有着更敏感的嗅觉。

在读秀数据库得到的搜索结果类似,与这一点发现相关的思考就是,大湾区报道刊发地的地理局限性虽然与新闻报道的接近性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这种空间分布是不是会被理解为,相关报道要么就为中央政策推动所左右,要么就是自我搭台唱戏。对于深圳报业集团而言,粤港澳大湾区的报道是不是还要进一步考虑到国家战略层面的政治定位和经济导向,与地方故事的国际影响之间的关系?目前更多作为深圳市机关报的深圳特区报,它旗下其他报刊的发稿量远远不及这样的局面,是不是可以通过借用后者的发稿空间进行主题拓展以达到一种报道上的突破,报道主题量的突破。

第三,关于报道主题的观察。

大湾区的国际传播的热门主题凸显其经济属性,它的相关热门主题主要反映在企业会议、技术变革、知识产权攻关活动、企业高层等,关于历史文化的底蕴以及社会民生的报道内容是较为缺乏的。

某相关报道其实是可以从不同视角来进行挖掘的,比如说今年10月1日深圳日报刊发一条关于“第二条广深高速铁路”的新闻,主要是围绕“十四五”计划期间广东省的交通系统重要项目,广州到深圳第二条高速公路的建设,这个报道的重点着墨于该高速铁路在沟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纽带当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这样的一条高速铁路,对于湾区人文的交流和融合,拉近城市间文化交流距离等方面的作用和一些民间的故事,或者说民间的反应是非常欠缺的。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讨论,主要还是集中在香港、深圳、广州、澳门这几个核心城市,对其他辐射地区的关注是非常少的,存在着某种程度上面的割裂。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还处于一个核心城市引领带动辐射城市的阶段,其实是跟湾区一体化的良性合作互动有一定的距离。从这个层面上的观察,带给我的一些思考是,粤港澳大湾区它不仅是地域概念和经济概念,更是文化概念,对外传播和提升国际影响力中如何把握这种关系,作为文化概念的粤港澳大湾区它的核心内涵怎么样来定位挖掘和体现,传播者首先需要有一个清楚准确的把握,才能系统体现在对外传播的具体操作当中。在这样的报道定位当中,一个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难度的关键点,是对大湾区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的把握,我们作为报道者来讲,自己也应该有这方面的意识和谋划。

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报道存在的问题

总结起来,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报道有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报道形式非常传统,缺乏创新性。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报道方式还是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这种报道在政治经济政策的解读方面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往往会偏枯燥乏味,也难以形成与公众的互动和联系。我们还特意看了一下推特平台,由于传统媒体报道形式的限制,在推特内容上面附上报道文章的链接,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做法,但是传播的语态相对生硬固化,存在着传播过程中的脱节,这没有能够充分彰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文化概念的内涵和精神,片面地把它表现为经济的概念和政治的概念。

第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文化概念的体现不足,片面聚焦经济和技术。

目前报道宣传对象往往集中于核心城市的经济政策,政治背景或城市经济发展,缺乏人文色彩,以及以湾区的社会民生和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报道。这是第二方面的缺失。

第三,缺乏合作,湾区共同体缺乏凝聚力。

由于目前的报道对象往往集中在核心城市的经济政策,对于其他辐射城市的关注是非常欠缺的,同时对文化生活和社会民生方面的关注也很少。湾区内的文化资源本身是非常丰富的,湾区内部的资源互通和交流协作目前已经展开,但是在这方面的报道呈现好像还不够。反而我们看到更多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情况,缺少价值共识和凝聚力。

第四,宏大叙事居多,偏重精英式叙事,缺乏公众视角和民生形象塑造。

当前我国国际传播的通病,是宏大叙事居多,偏重精英式的叙事,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报道中也发现了类似问题。报道呈现的多半是精英人物,精英阶层,而看不到普通人,缺乏普通市民形象的呈现,这个是非常大的问题。

编辑 采访-严偲偲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