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群众 | 民呼我为,先锋领杭

杭州市委直属机关工委
2021-10-25 11:39
摘要

长期以来,杭州市各级机关党组织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作为检验机关党建工作成效、锤炼党员干部作风、接受基层群众监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取得了明显成效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提出的殷切期望,也是杭州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幸福密码。长期以来,杭州市各级机关党组织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作为检验机关党建工作成效、锤炼党员干部作风、接受基层群众监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问题导向抓深化。杭州市组织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工作,起始于2000年9月,并在2012年和2018年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再深化,特别是组织开展“党建工作联建、重大任务联手、党员管理联抓、主题活动联搞、精神文明联创、公益事业联办、文化活动联谊、社区服务联帮”等“八联”为主要内容的“双千”结对联建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上热下冷”“时热时冷”“需求信息不对称”“常态坚持不够好”“服务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对此,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及时联合市委组织部研究对策,决定开发“先锋领杭”党员双报到服务系统,为推进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服务进社区,奉献双岗位”,创新搭建机关部门、辖区单位、在职党员服务社区新平台。

省市领导共同启用“先锋领杭”双报到系统

二、强化科技赋能聚合力。新开发的“先锋领杭”党员双报到服务系统,集成了党员报到、资源匹配、服务发布、签到留痕、反馈评价等功能,确保服务常态长效、资源精准匹配、效果全程可感,推动党员干部到社区亮身份、做示范、送服务,为社区治理聚力赋能。一是在职党员一键注册报到。在职党员通过西湖先锋APP和微信公众号两种通道,实现一键完成居住地社区注册报到和工作单位党组织结对社区报到。二是社区组织一键精准动员。社区党组织通过归集在职党员的能力特长标签,根据实际需要,向具有特定专业能力的报到结对党员,发起精准定向动员。三是机关支部一键提醒督促。工作单位党组织管理员通过集成服务活动双向评价、服务情况动态管理等功能,实时查看所属党员参与社区服务记录、工作表现,并可通过一键提醒功能督促推动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机关党员进社区为居民讲解日常急救知识

三、提升服务质量重实效。服务系统极大提升了活动绩效。一是拓宽渠道,变“供需脱节”为“精准匹配”,动态化掌握群众需求。针对以往存在的“党员有劲使不上,组织要人找不着”的问题,通过对区域内党员类别、专长等情况进行标签化管理,方便社区党组织因人因需发布活动,并通过消息推送定向动员。在职党员结合自身特长自主参与服务,实现机关党建资源与基层服务需求的双向精准对接,使机关党员有效下沉到基层,从而有效解决“操作”的数智化问题。二是各级联动,变“时冷时热”为“常态长效”,制度化推进志愿服务。针对以往存在的一年两次线下持证报到服务中存在的“基层负担重、实际效果差”的问题,通过线上流程再造,改变以往由组织发动为主,实现线上实时动员,线下自主报到,激发党组织和党员的内生动力,促进解决常态化,从而有效解决“机制”的数智化问题。三是服务留痕,变“绩效不明”为“全程可感”,规范化记录活动轨迹。针对以往存在的“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也一样”等问题,通过个人申报、线上签到、积分管理、统计推送,服务信息实时留痕,服务评价双向可视,服务结果综合应用,构建线上服务与评价的运行闭环,从而有效解决“评价”的数智化问题。

便民服务活动中党员志愿者为市民提供小家电维修服务

自服务系统建成以来,全市共有2235个基层党支部完成了结对,15.3万名党员完成了报到,报到率达95.9%;全市党员领办微心愿21.54万个;服务总人次28.05万人次,服务总时长41.71万小时,受到了居民群众的广泛好评。2021年8月2日,中国组织人事报以《针对社区服务资源力量不足难题,杭州——“先锋领杭”、民呼我为》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编辑 詹珊珊 审核 刘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