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作为广西环江、罗城两地对口帮扶单位,福田区人力资源局打出“勤交流+增就业+提技能+保权益+暖人心”组合拳,用实际行动助力两地毛南族、仫佬族打赢脱贫攻坚战。
5月18日至22日,福田区人力资源局局长黄海林带队奔赴广西环江、罗城两县开展劳务扶贫协作考察调研暨棉花村结对帮扶工作,期间分别与两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工作座谈,商讨继续多举措深入推进扶贫劳务协作各项工作安排。据悉,这已是福田区人力资源局主要领导在两年内第五次赴两县实地调研并商讨扶贫举措。
据了解,对口帮扶广西环江、罗城以来,福田区人力资源局先后投入资金3100多万元,开展各类线上线下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训13000多人次,促成两族劳动者在当地及来粤就业20000多人次,累计14.79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线上线下全天招聘助贫困劳动者走出来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脱贫必由之路,而适合的岗位是稳就业、保就业的前提。针对两族贫困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但善于吃苦耐劳的情况,福田区人力资源局采取“1+1+N”方式,即建立一套贫困劳动力互动档案库,建立一个实体服务站,全年线上线下公益招聘会不停的方式,向两族贫困劳动力提供包含岗位开发、岗位匹配、岗位招聘、就业培训、员工送厂等功能的一站式服务。
2019年2月,福田还专门成立对口广西环江和罗城就业扶贫工作服务站,协助两地开展就业指导,加强来深务工咨询、劳动权益保障及企业宣传推介活动,可因人因需提供就业服务和用工信息等服务。为持续便捷地让贫困劳动力了解就业相关信息,福田区人力资源局引导专业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24小时不打烊的网上招聘平台,为企业和求职者建立异地面试平台,并逐步实现在线招聘常态化。两年来共计为两族劳动者提供各类招聘岗位13599个,促成5000多名务工人员前往深圳就业。
岗前培训助力贫困劳动者稳岗稳就业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略,具备与岗位需求相匹配的职业技能也是稳就业的基本条件。福田区人力资源局经与两县积极对接协调,在摸清就业意愿等情况以及岗位技能需求的基础上,探索出了“订单式培训”、“扶贫车间”等因地制宜的贫困人口就业培训机制。
2019年以来,福田区人力资源局依托两县相关具备资质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先后组织5000多人次贫困人员线上线下“订单式”技能培训,部分学员培训结业后还获发初级技能证书。此外,大力支持两县设立扶贫车间,协助扶贫车间新录用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先后为某电子厂、制衣厂开展岗前培训79人;为鼓励劳动者不断提升职业技能,福田区人力资源局还专门设立“扶贫技能提升补贴”,先后投入技能提升经费70万元,为两族来深务工建档立卡人员参加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或学历提升合格人员给予个人培训补贴。
关爱服务助推来深务工人员爱深圳
为协助劳动者尽快适应城市务工生活,福田区人力资源局从招聘会开始,就组织就业指导、深圳务工指南、防诈骗常识等培训活动。在劳动者到达深圳并顺利进厂后,福田区人力资源局还指派专人组建“环江罗城来深就业人员沟通群”微信老乡群,提供招聘、培训、深圳用工政策等的宣传,成为在深人员持续沟通交流的平台。
今年2月下旬,受疫情影响,跨省长途汽车停运,环江、罗成两县200多名在深务工人员难以返岗。正当他们焦急不安时,福田区人力资源局与两县合作开展“点对点”接送服务,3天时间组织罗城108名和环江112名急需返深返岗人员,分别乘坐12辆免费大巴安全抵达深圳。
每逢春节、中秋等节日,福田区人力资源局还特意针对两县来深务工人员以饺子宴、关爱进工厂、关爱座谈和关爱走一线等多形式开展走访慰问。诸多暖心举措使罗城、环江务工人员感受到了“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温暖,为福田区人力资源局的周到服务纷纷点赞,感谢福田区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同时表示将更加安心扎根深圳,脚踏实地工作,既打赢脱贫攻坚战又为深圳建设增砖添瓦。
编辑 刘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