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召开2021年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

深圳法宣号
2021-10-15 23:08
摘要

2021年10月15日下午,2021年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在报业会堂举行。

2021年10月15日下午,2021年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在报业会堂举行。

深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余新国,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袁中毅出席活动,全市50个普法责任单位以及各区司法局、新区政法办、深汕合作区党政办近80人参加会议。

此次的评议活动邀请到了深圳市公安局、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水务局、深圳市总工会、深圳海关作为被评议对象。

首先,会议由5家被评议单位通过视频、展板、普法成果等方式,现场展示本单位普法履职情况。

市公安局进行工作汇报

市交通运输局进行工作汇报

市水务局进行工作汇报

市总工会进行工作汇报

深圳海关进行工作汇报

5家被评议单位依序进行了“谁执法谁普法”履职工作汇报后,评议团专家、市人大代表郭丽对5个职能部门的普法工作进行了点评。

市人大代表郭丽进行点评

郭丽表示,各个被评议单位在此次评议活动中,以执法带动普法,以普法促进执法,展现出了不同职能部门高质量、高水平的执法与普法工作成果。各部门在拓宽普法主体力量,推进“谁执法谁普法”向纵深发展的同时,也证明了“谁执法谁普法”是行之有效的普法途径。

随后,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代表、法学专家、媒体代表组成的评议团,通过结合各单位前期实地考察情况和现场展示内容,对各单位的履职报告情况进行了现场打分。

50个普法责任单位、各区司法局、新区政法办、深汕合作区党政办出席人员根据各单位现场工作汇报内容进行投票。

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袁中毅公布最终排名

评分经统计计算后,最终,市公安局、深圳海关、市交通运输局获得前三名。

深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余新国对评议活动发表点评

会上,余新国表示,深圳连续三年举办的履职报告评议活动,有力推动了全市国家机关落实普法责任制,有效提高了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法治进一步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他强调,要通过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同时,他提议要把普法融入到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创新普法工作机制,找准普法工作着力点,下功夫,出实招,求实效,构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普法活动的良好局面。同时,全力推动我市普法工作走在全国最前列。

据悉,深圳市2021年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自7月份启动以来,分别通过自查自评、履职公示、社会评议、实地考察、现场评议等步骤环节,对被评议单位履行普法责任制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其中,社会评议环节依托深圳法宣号微信公众号进行网络投票,约23.32万人参与评议投票,近156万人次关注访问了5家被评议单位的网上评议信息,社会反响热烈。

良好的法治实践,是最生动的法治宣传教育。

正如余新国所言,在过去的三年里,深圳市通过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使普法工作由主管部门的“独唱”变成各部门的“合唱”。2018年4月8日,市委办、市府办印发了《关于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

回眼望去,每一场评议活动的精彩亮点都历历在目!2019年对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5个单位进行评议,2020年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卫生健康委、团市委、深圳地铁集团5个单位进行评议。2020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强出席评议会并讲话,约22.79万人参与评议投票,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19-2020年期间,在全省“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上,深圳市更是斩获了10个奖项。

经过长期实践,深圳普法工作者认识到,良好的法治实践是最生动、最直观、最有效的法治宣传教育,是对公民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的最好方式。评议活动将各单位的普法工作摆出来、亮出来的同时,也拉进了市民与普法队伍的距离,进一步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律的温暖和力量。此外,评议活动也激发了各单位创新普法工作方式的热情!近年来,全市涌现出城管“律师驻队”、“互联网+交警+执法直播”、食药局“星期三查餐厅”等有复制推广意义的经验做法和亮点品牌。

接下来,深圳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为抓手,久久为功、驰而不息,把守法普法任务一项一项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为深圳奋力建设法治先行示范城市,不断开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 洪鹏辉 审核 刘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