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场地上那一排排的模具吗?它是4G、5G手机的主要生产设备,每套模具的内部结构包含了我们研发的5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深圳凤凰山脚下,鹰星精密工业(深圳)园里,张树刚指着前方的智能制造设备向记者介绍。
深圳,模具产量约占全国的40%,具有“模具之都”的美誉,为中国乃至全球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装备支撑。
12年前,张树刚来到深圳福永,成为鹰星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的一名设计研发经理。凭着对事业的执着和科研创新精神,他迅速成长为关键岗位的技术攻关能手、设计研发技术专家,并作为公司的总工程师带领团队成立广东省共享通讯塑胶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攻关,近5年累计取得5项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入选中国模具协会技术类专家、“鹏城工匠”、“百优工匠”、“深圳高层次专业人才”、“深圳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人等。
扎根一线的技术创新领航者
在鹰星公司的模具生产车间,车床里汩汩涌着液体。这是5G手机的1×4摄像头正蚀纹放电。“工业化时代,所有的加工制造业都离不开机床、模具。模具作为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模具生产好比航母试航,必须满足各项试验条件才能生产,非常关键。它是产品批量生产的保障。”张树刚介绍说。
从模具结构设计、模流分析、注塑试模风险到机械手同模具有效的连接……走进车间,和工友们在一起,张树刚谈到模具技术时总有说不完的话。
12年前,张树刚带着一腔创业热血来到深圳。当时,鹰星正处于创业初期,百业待兴,技术研发一片空白。他牵头组建了设计研发部,带领技术团队从零起步,钻研手机及电源电子等产品的塑胶模具。为了尽快熟悉现场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张树刚常常拿着技术图纸,对着样品,同工友和老师傅们一起泡在车间一线。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年轻人竟然毕业于中国一流学府北京大学。而他以工匠精神为标杆,踏实、勤奋、执着、钻研,与研发工程师讨论定案新模具的设计方案。设计研发部常常亮到深夜的灯光,记录了他们加班奋战的艰辛和努力,也推动一个个关键难题迎刃而解。
在这片先进工业制造业的热土,张树刚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术,在鹰星公司的设计经理、总工等核心岗位的一系列重大创新任务中挑起大梁,多个项目得到深圳市、区科技创新及市、区人力资源主管部门的资助;通过技术创新,取得5项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1项荣获深圳企业创新记录“生产技术创新项目奖”。
薪火相传的技能大师
深圳从事精密加工、模具制造、机床设备制造的企业超过1万家,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圳投资设厂。如何让深圳这个中国的“模具之都”走向世界?张树刚认为,必须研发创新自己的核心技术,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产品,走“精、专、强”路线,从传统工业创造新的增长点,驶向新的“蓝海”。
从经济学专业跨界从事塑胶模具设计研发,张树刚坦言,自己并不聪慧,但爱钻研推演,不怕重来,不怕挫折,敢于创新,找到问题的症结点。更重要的是,他以“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成为行家里手。每次接到高难度的研发项目任务,张树刚从没退却。为解决共性的关键技术,他主导成立了广东省共享通讯塑胶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更高难度的技术攻关。经多年努力,其专业技术成果经主管部门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张树刚深知,任何一项技术攻关,都离不开团队的合力。他依托鹰星公司建立了“深圳市张树刚技能大师工作室”,入选深圳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重点建设项目二级。他明确内部管理制度,明晰工作职责,创新运作机制,积极把自己积累下来的50多项国家专利技术传承下去。为了传承,他主导编写了设计手册,把设计研发的专业技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记录下来,方便每位创新者翻阅。
为了拓展海外市场,鹰星2年前在越南设立了子公司的生产线。只要技术工人有关于模具方面的技术问题咨询,张树刚都会第一时间通过微信、QQ等方式,远程为当地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答疑解惑,使海外公司与国内研发总部同频共振。
撒播大爱的人民代表和战疫先锋
2020年,张树刚补选为宝安区六届人大代表。6个月以来,他认真履职,参加了10余场人大代表集体调研活动,并联合市、区人大代表,基于自己工业制造业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着力提升扶持政策和企业服务精准度,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创新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年春,面对疫情大考,张树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带头捐款,筹集了7000余元购买防疫物资,组织福永街道凤凰联络站“两新”党员前往慰问凤凰社区的100余名一线防疫人员。他积极组织企业复工复产,积极协同点对点联络员工返深,协调客户支持和同意订单延期。当工厂1/3湖北籍员工因疫情隔离无法如期返深时,张树刚提出通过快递手提电脑等方式,组织研发工程师在千里之外的家中工作,最大程度确保了订单交付,减少了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冲击。
【工匠说】
创新创智,久久为功
工匠精神就是爱岗敬岗、创新创智、敢于担当、久久为功。我很庆幸赶上了深圳“双区”“双创”的时代,很荣幸与“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一同成长。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创新创业,爱传承,为未来,为我国机械事业贡献“深圳力量”。
——张树刚
编辑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