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召开座谈会: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肩负好新时代历史使命

深圳特区报记者 綦伟 林捷兴 宁若鸿/文 刘钢/图
2021-10-14 07:19
摘要

10月14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周年的日子。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召开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肩负好新时代历史使命

王伟中主持并讲话 覃伟中林洁艾学峰出席

10月14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周年的日子。13日,市委书记王伟中率队到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起而行之、乘势而上,在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奋力跑出“深圳加速度”、打造“深圳高质量”,向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向省委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答卷。市长覃伟中、市政协主席林洁、市委副书记艾学峰参加活动。

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王伟中、覃伟中走进研究院,详细了解项目技术研发情况,听取研究院共享深港两地创新资源、开展科研攻关情况汇报。王伟中强调,要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一流人才,加强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配合,更好服务“双区”建设。

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王伟中、覃伟中听取了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推进治理结构、仲裁员结构、案件结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国际化等方面情况汇报。王伟中强调,要对标全球一流水平,进一步深化国际仲裁中心改革,创新争议解决机制,加快建设国际仲裁高地,不断增强深圳经济特区、先行示范区仲裁的国际影响力。

随后,王伟中主持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他指出,一年来,市委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和具体行动,作为统领深圳一切工作的总纲,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深圳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这一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实践,续写了深圳经济特区“五个历史性跨越”的精彩篇章。回顾这一年,我们深切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始终是我们的根本依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始终是深圳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和把舵定向始终是我们的最大底气。

王伟中强调,深圳是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当前进入了“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迎来了“双改”示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重大战略机遇。要持之以恒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要更加用心用情体悟总书记对深圳的关怀厚爱,坚决落实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要更加用心用情体悟总书记对深圳的殷切期望,坚决强力推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要更加用心用情体悟总书记对深圳的悉心指导,坚决扛起闯关夺隘、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

王伟中强调,新时代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深圳的重大政治责任。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肩负好深圳新时代历史使命。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牢记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意图,始终做到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始终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严格执行市委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方向推进深圳经济特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探索更多经验、作出更大贡献。

王伟中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省委“1+1+9”工作部署,持续深化实施市委“1+10+10”工作安排,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围绕肩负好新时代历史使命狠抓落实、久久为功,奋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生动实践。一要牢牢把握总书记系统总结的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二要紧紧锚定总书记、党中央赋予深圳的新时代历史使命,进一步强化系统推进、强化指标引领、强化节点把控,持续优化完善实施路径和战略抓手,蹄疾步稳实施好“三个五年”的阶段安排,充分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三要全面贯彻总书记对新时代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方面率先示范,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深圳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四要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压实责任抓落实,创新方法抓落实,只争朝夕抓落实,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一天当作两天用、两步并作一步走,让赶超成为常态,在更多领域率先突破、引领示范,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专题片,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市委政研室、市前海管理局、南山区、宝安区、福田区、光明区、市委组织部、南方科技大学有关负责人先后围绕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等主题作发言。

市领导刘连生、冯玲、黄敏、余新国、程步一、王强、杨芝春、陶永欣、高自民、刘国周、余钢、郑红波、王幼鹏,市中级法院院长张应杰、市检察院检察长李小东等参加有关活动。

市委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副主任卢文鹏:

用好关键一招全力推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落地见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眼于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多策划战略战役性改革,多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这为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提供了根本遵循。” 市委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副主任卢文鹏表示。

他说,一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市委改革办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全力推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落地见效。截至目前,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项授权事项中,22条正式落地、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他18条事项正在有序推进。创新鹏城实验室体制机制、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境外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等战略战役性改革顺利实施,数据要素统计核算、个人破产、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等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在全国率先开展,初步形成了一批显示度高的改革成果。

“深圳是全国首个也是迄今唯一被赋予综合改革试点重大战略任务的城市。”卢文鹏说,市委改革办重点做好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法治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改革宣传机制等工作。对于综合授权改革这一全新探索,未来将在实施路径、牵引拉动效应等方面,在对经济社会建设的示范引领方面,在与全市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方面进一步提升。

市委改革办将积极作为、主动担当。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扩大试点成效,高标准推动完成首批清单任务,高质量牵头谋划第二批授权清单;二是进一步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争取让改革授权事项和法律法规调整适用同步研究论证、同步列入清单、同步提请审议,“一揽子”解决,“一次性”审定;三是进一步突出制度建设强化示范引领,坚持边试点边总结,及时提炼改革经验,并采用“制度+案例”形式滚动上报,使更多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范围得到复制推广。

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

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

“前海已由‘创业十年’迈入‘黄金十年’。”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分享了前海合作区未来谋划,表示前海将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加快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绘就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精彩画卷。

“打造服务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桥头堡。”在深港合作方面,黄晓鹏表示,前海将推动基础设施连通,全力推进港深西部铁路项目规划建设;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实现“港资港法港仲裁”;加快深港产业融合,加快“两城六区一园一场六镇双港”建设,为深港产业集聚提供平台。

一年来,前海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5项,累计达到645项。黄晓鹏表示,前海将聚焦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目前正研究推出人才、产业用房等八大产业政策,全面赋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设前海国际人才港,建立覆盖交易、评估、投融资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创建信用经济试验区,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信用监管模式。

黄晓鹏介绍说,2020年前海实际利用外资43亿美元,占全市49.6%,全省18.3%,全国3%。他表示,前海位于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将聚焦扩大开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推动贸易便利化,提升金融开放窗口功能,打造深港国际法务区。

“‘扩区’为我们提供了携手南山、宝安共同打造粤港澳重大合作发展平台的契机。”黄晓鹏说,前海将聚焦放权赋能,充分释放“扩区”强大规模效应、乘数效应,加快推动出台前海总规,构建“一心一带双港五城”空间新格局,并加快实现1/3以上新出让土地面向港资港企、省市下放权限、产业促进和奖补、金融和法律等六大政策“全覆盖”。同时,修订前海合作区条例和前海管理局办法,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的体制机制。

南山区委书记曾湃:

坚持“前海所需、南山所能”

全力支持打造“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

“在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市里专门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强烈的政治担当、使命担当、责任担当。”南山区委书记曾湃在发言时表示,今年也是前海合作区成立 11周年,11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总书记、党中央战略意图,推动前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崛起,全力打造“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

“南山作为前海重要承载区,是服务前海最直接、联系香港最密切的地方之一。”曾湃表示,将结合南山创新优势,多动脑筋、打开思路,大胆探索、率先突破。一方面是立足属地保障,做好基层治理、基层服务,把疫情防控、综合执法、民生事业等工作干好、干扎实,让前海更多发挥合作区的独特优势,更少负担行政区的各种“杂活”。另一方面是立足服务发展,做好产业扶持、资源支持,通过发挥南山的科技创新、产业资金等优势,与前海形成产业联动、政策叠加,为吸引港资港企、港人就业创业提供有力支撑。

曾湃说,不久前南山区召开了区第八次党代会,旗帜鲜明提出坚持“前海所需、南山所能”,举全区之力支持前海发挥国家战略平台作用。

一是深港合作方面,支持前海打造深港合作的新样板,将全力支持前海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作用,深化深港科创资源协同、便捷流动,推动前海的政策效应、南山的产业优势,与香港的现代服务业、实验研发及人才优势深度对接。

二是产业发展方面,支持前海推动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持引入更多风投基金、创投基金等,构建从实验室研究中试生产到产业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投融资体系。

三是营商环境方面,支持前海干好“法律服务”和“国际规则对接、运用”两件大事,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前海深度对接香港,深入了解国际法律和规则,为探索规则制定、运用、衔接,以及制度创新提供前海方案。

宝安区委书记王守睿:

以宝安担当推动前海“扩区”落地见效

“前海‘扩区’将宝安82.75平方公里纳入实施范围,赋予宝安深度参与前海开发建设的光荣使命。”宝安区委书记王守睿表示,将把宝安的资源禀赋与前海的政策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全力以赴推动前海“扩区”尽快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更好助力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勇当“践行者”,融成“共同体”。王守睿表示,宝安将坚定扛起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属地责任、历史责任,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前海重要政策文件落地见效。推动空间一体规划,加强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加快打通交通连接,快速实现一体化,并推动民生一体保障与资源一体使用,以最短时间见到“扩区”实效。

当好“大后方”,甘做“服务员”。王守睿说,除了扩区的82.75平方公里外,宝安其他300多平方公里都是前海发展的战略腹地、战略纵深,为承载香港产业提供园区,为香港科技转化提供载体,为大湾区培养产业工人。同时,将深化与前海共商共建,主动承接好管理服务职能,做好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事务性、基础性工作,让前海轻装前行、心无旁骛。

守好“基本盘”,注入“新能量”。他表示,宝安将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业发展能级。宝安是工业大区、制造业大区,守好工业“基本盘”,将为香港现代服务业进驻和前海优惠政策效应释放提供丰富的适用场景和有力支撑。并将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发展科技特色金融,依托国际会展中心提升会展业能级,积极争取承办一批国际大展,以前海综合保税区和空港综合保税区为双支撑,打造新型综合保税区,依托海洋新城发展海洋产业。

“在大前海发展背景下,宝安始终站高一位、远看一步、想深一层,与前海一同驶入‘快车道’。”王守睿表示,将认真审视和规划好宝安的新定位、新角色,紧跟大势、顺应趋势,把前海政策赋能变成宝安的强力推手。加快前海既有政策覆盖与重点平台和项目落地,早日形成第一批“扩区”成果。

福田区委书记黄伟:

牢记嘱托勇担使命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周年庆祝大会,亲自点题、亲自部署‘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让我们倍感温暖、倍受鼓舞、倍添力量。”福田区委书记黄伟表示,一年来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合作区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坚持“支持香港+联动湾区”统筹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空间拓展+项目建设”协同发力、“环境营造+优质服务”同步提升,推动形成“一区两园”携手共进、“一河两岸”大干快上新局面。

黄伟说,一年来,合作区坚持“一个主题”,深港科技合作取得重大突破;聚焦“三大片区”,园区开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落实“五条政策”,先行先试探索取得重大突破;构建“五大集群”,科创资源集聚取得重大突破。

“10月6日,林郑月娥特首发表《施政报告》,提出规划北部都会区,大力发展科创产业,为合作区建设提供了新机遇。”黄伟表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深港科技创新更紧密合作。

一是突出服务支持香港,发挥合作区支点撬动作用,对接香港关于港深紧密合作圈、新田科技城等发展规划,支持香港科研机构在合作区拓展空间、转化成果、引进人才,建设国际人才社区,以更大力度支持香港青年创新创业。二是突出体制机制创新,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促进人员、物资、资金、技术和信息高效便捷流动,建设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三是突出重大科技布局,建设国际一流科研设施集群,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四是突出湾区整体联动,深化与前海合作区、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平台的协同联动,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蔡颖:

全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中心

“科学引领,光明向前。”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蔡颖表示,光明区将以主阵地的担当和作为,全力以赴加快光明科学城建设,推动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起步成势。

蔡颖表示,光明区坚持集聚一流创新资源,着力提升科学中心集中度显示度。聚焦信息、材料、生命三大主攻方向,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集聚一流装置、一流平台、一流人才,迅速形成光明科学城的强大磁吸效应,同时加快集聚科技创新载体、战略科研力量、高端创新人才和创新政策资源。

“坚持科学赋能产业,畅通科研成果产业化通道,努力将光明建设成为2. 0升级版的科技产业创新高地。”蔡颖说,围绕创新产业转化模式,选取合成生物领域作为突破口,依托合成生物大科学装置,以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为平台,打造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围绕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布局建设专业产业园区,推动构建环大科学装置产业带。围绕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构建支持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政策体系。

她表示,光明坚持科学与城市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不一样出彩”的深圳北部中心。聚焦高水平完善城市功能,超前布局轨道交通、综合管廊以及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聚焦高质量优化公共服务,加快打造“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高品质教育体系、大湾区医疗高地与国际一流文化地标;聚焦高颜值塑造城市风貌,充分整合光明优质的生态资源禀赋和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持续实施全域景观提升,高标准建设“公园之区”,全力打造“湖光山色入城、蓝绿活力交织”的现代都市田园景观。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林: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深圳担当

“深圳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才汇聚史。”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林在发言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正是五湖四海的人才加盟,使深圳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张林表示,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要以先行示范区的使命和担当,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将创新高地建设与人才中心建设的任务协同起来,探索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各类人才,面向世界培养和汇聚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关键在深港。”张林说,将用好用足优势,联手香港深化合作,一是探索构建深港人才共同体,优化升级深港联合人才政策包,在面向全球引进科技人才方面共同发力,推进实施更加便利的专业人才执业制度,促进港澳专业人士来深创业就业更加自由,继续加大对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的支持,推动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湾区红利。

二是以人才汇聚带动产业突围,共同制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深度融合发展的支持政策,发挥前海、河套以及香港北部都会区等平台载体吸引效应,以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的汇聚带动尖端科技产业的突围。。

三是打造一流人才蓄水池和青年人才苗圃,充分利用香港高校优势,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顶尖高校集群,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青年拔尖人才。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

深圳先行示范区应是杰出人才汇聚和培养的示范区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贏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在发言时说,有了高水平人才,才能在科学发现上有大的作为,在重大技术发明上有大的作为,促进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首先应该是杰出人才汇聚和培养的示范区。

薛其坤分享了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对杰出人才的定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有卓越的科学直觉,有对探究自然奥妙的强大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强大愿望,有为祖国强大和民族复兴献身的远大抱负和理想等。

“要培养杰出人才,我们必须要建一所杰出的大学。”薛其坤介绍,南科大提出了“三步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确定了中长期建设目标——到2025年,特色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跻身中国高校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到2035年,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到2049年,主要学科位居世界一流前列,成为贡献力、创新力和影响力卓著的世界一流大学。为了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学校制定了“三大发展战略”(国家部署支撑发展战略、校企融合创新发展战略、跨境科教协同发展战略)和“五大行动计划”(重大战略引领计划、基础学科攀峰计划、应用技术攻坚计划、人才培养卓越计划、治理体系改革计划)。

他介绍说,南科大正在筹建粤港澳量子科学中心,将以深圳为中心,联合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的知名高校,打造一个全新的科学高地,形成“一国两制”下的科教融合发展新路径,推进跨境科研大平台建设,促进重大科技协同攻关,进一步实现跨境协同的高层次人才汇聚和人才培养新模式。

同时,在基础科研方面,学校将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前沿科技重大难题,部署十大“校级重大科学问题”,通过科学突破,培养杰出人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通过引进高水平教师来促进卓越人才培养。从今年1月至今,学校已签约引进97名教学科研序列教师,包括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发达国家院士。他表示,南科大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打造深圳先行示范区的人才高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范例。

编辑 特区报-秦天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冻结)李林夕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綦伟 林捷兴 宁若鸿/文 刘钢/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