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深圳警队“每日警星”开栏200期座谈会在市公安局举行。市公安局有关领导与“每日警星”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民读者代表、警星家属代表、警星单位有关负责人等一起座谈,畅谈对“每日警星”的感受、评价和建议。
“每日警星”是由深圳市公安局与深圳特区报联合主办的深度挖掘基层民警优秀事迹、大力弘扬警队正能量的栏目。深圳公安肩负着守护平安、为深圳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保驾护航的时代重任。在这支2万人的队伍中,不乏响当当的英雄民警,但更多的是在平凡中坚守、在奉献中闪光的普通民警。“每日警星”栏目将目光对准这样一群在平凡岗位上忠诚履职、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深入挖掘与采写,讲述平安深圳守护人的故事。同时,该栏目紧紧围绕打造“忠诚、干净、担当”人民警察队伍这一主题,报道极具针对性、导向性。
“每日警星”栏目自推出以来,不断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200位来自深圳公安各条战线、忠诚履职的民警先进事迹见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网络阅读转载量达千万次,广大网民纷纷点赞。
本次座谈会上,“每日警星”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民读者代表、警星家属代表、警星单位负责人等结合自己的经历对“每日警星”栏目进行了评价,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下一步,“每日警星”栏目将强化记者深度挖掘能力,让典型事迹更接地气、更鲜活、更富感染力。同时,进一步注重在重要节点进行栏目活动策划,适时开展形式多样活动,使栏目报道更好地与打造“平安深圳”、“法治中国示范城市”等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座谈会上,“每日警星”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民读者代表、警星家属代表、警星单位相关负责人畅所欲言,对栏目所做的坚持与努力点赞,并为栏目的后续推进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以下为座谈会嘉宾发言摘录:
亲历者说
找我解决问题的人更多了
许薇 福田分局华强北派出所社区巡警队三级警员
作为第一个被报道的“警星”,我感到很荣幸,对我的影响也挺大。记得见报后,我的亲朋好友看到后马上给我打电话,或者通过微信发报道截图,纷纷表示关心与祝福,那一刻挺幸福的。一些辖区群众看了报道后,也对我的工作表示更理解,而且来找我解决问题的人也更多了。下一步,我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才能对得起这份荣誉。
聚会缺席不再怼我“你有这么忙吗”
郑文龙 南山分局沙河派出所重案队队长
对我来说,报道让我的家人与朋友更加了解我的工作性质。以前,朋友和同学等等有时约着一起聚会,我经常因为办案、忙着抓捕不能赴约,时间久了,他们禁不住质疑“你有这么忙吗?”现在,他们会说“在忙啊,那下次。”家里人还特意把报道剪下来保存,说这是值得珍藏的荣誉。
报道还为我的职业生涯加分。在分局干部选拔时,获评过“每日警星”的给予加分,让我更进一步。有幸成为“每日警星”,对我来说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动力。
群众拿着报道找我帮忙给女儿介绍对象
詹德达 龙岗分局布吉派出所行动支援队四级警长
我觉得自己没干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惊心动魄的经历,就是踏实做好本职工作。没想到能在2万民警中被选为“每日警星”,得到认可,我觉得很开心,家里人更是把这份荣誉当成宝贝。报道出来后,领导和同事们对我更加关心照顾,辖区群众也更加信任我,有个辖区群众还特别拿着“每日警星”的报道来找我,由于我不当班,还给我留了一封信,希望给女儿介绍适龄民警作对象。这些关心和信赖都让我备感荣耀,同时也深感压力,虽然快退休了,但也要踏踏实实站好最后一班岗。
更增一份职业认同感
方江伟 龙华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
作为身处打击一线的民警,我们平时工作很繁忙,一开始,我并未太关注“每日警星”,直到报道出来后,身边的同事、朋友纷纷给我打电话、通过不同渠道表示祝贺,才感到报道的影响力。对我而言,获评“每日警星”,首先觉得非常荣幸,更感受到对刑警职业的认同。荣誉之外,更多的还是责任与担当,今后还是要一如既往地做好日常工作,珍惜荣誉,做好表率,在队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每日警星”体现从优待警
洪喜 刑警支队九大队副科级警官
我觉得“每日警星”的评选和宣传体现了警队的从优待警。作为在幕后从事信息工作的民警,平时较少有机会立功受奖,“每日警星”让每一个默默干事的民警都有机会获得荣誉,这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公安工作,忙碌是难免的,有时甚至要面对危险,大家多多少少对家人都有亏欠。我由于平时忙,较少时间陪伴女儿,导致她有时候有想法。这次女儿看到报道后,她觉得很自豪,那几天对我态度特别好,特别听话,我觉得很欣慰,也感到一种鼓励与鞭策,今后要更加努力工作去回报这份荣誉。
见证者说
勤勤恳恳也能出彩
贾开玖 龙岗分局布吉派出所教导员
“每日警星”栏目让基层民警有更多机会出彩,具有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当老黄牛也是一种光荣,做一辈子老黄牛更光荣。像我们派出所的警星詹德达被报道出来后,大家看到身边每天见面的同事上了报纸,这种感受与触动就特别不一样。詹德达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尤其克服家庭困难,乐呵呵面对工作与生活的平常心和踏实的劲头,都令人敬佩。詹德达的事迹感染了身边一大批人。
增进警民信任与理解
石小伟 速尔快递华强北分部经理
作为许薇警官所管辖区的一名市民群众,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与她打交道,见证了她的认真负责,也亲历了她的严格管理。我觉得这份荣誉对她来说,是实至名归,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她的工作与职责。她不仅严格执法,还非常热心,积极帮我们联系有关部门协调物流车辆停放点等,帮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今后我们也会更配合她的工作。
生日当天看到老公报道感到光荣与骄傲
张雁欢 警星方江伟的妻子
我老公事迹见报的那天,正好是我生日,对我来说,报道就是一份最好的生日礼物。作为一名警嫂,深知警察的不容易,家庭基本照顾不上。但是,我们一家人都为老公感到骄傲。自进入公安系统工作以来,他一直在一线拼搏,因为常常能找到案件突破口,是同事们口中的“金牌探长”。工作之外,他身上也有着让我敬佩不已的为民奉献精神。一次在上班路上,他遇到一个满身泥水的建筑工人趴在路边,他下车问情况,并将对方送去医院,还主动垫付医药费,这些都让我为他深感骄傲。
嘉宾点评
展现榜样的力量
杨勤 市人大代表
“每日警星”首先展现了一种警队榜样的力量,弘扬了警队正能量。每一位警星都是深圳警队核心精神的体现,是深圳警队标杆,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其次,对于警与属之间的关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公安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必定要牺牲一定的家庭利益。仅仅一句“要理解”是苍白无力的,加强警与属之间的了解与互动,让双方之间多一份体谅,让家人真正认可非常重要。通过“每日警星”深入报道与附加荣誉,不仅增进了解,还带来价值认可,力量是无形的,效果非常好,建议加大传播力度。
更重要的是,栏目为警察与社会间打开一扇窗口。当今社会对于警察存在的不理解现象,源于缺乏一个良好的沟通了解渠道,双方不在一个频道上,只有建立对话,达到心灵的沟通,才能更加和谐、融洽。
编辑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