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市民就医环境!深圳市多家公立医院修缮工程竣工移交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2021-10-11 19:43
摘要

​不少市民前往就医时发现,深圳多家公立医院的医疗公共空间设施已悄然间焕然一新。

不少市民前往就医时发现,深圳多家公立医院的医疗公共空间设施已悄然间焕然一新。记者10月11日从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获悉,由该署负责组织的多个市属公立医院修缮工程现已竣工移交,有效解决了就医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是市属公立医院修缮工程10家医院中首个进场、首个完工的医院修缮项目,已经正式移交院方。修缮前,医院门诊大厅的地面大理石损坏面积达38%,损坏的地面大理石1758块。

对此,市建筑工务署多次进行现场勘查,逐块梳理破损需更换的地砖,编号后逐块精准更换。为最大程度降低对医院正常运营的影响,该署分六期进行分区施工,并将施工统一安排在门诊楼下班之后,有噪音的施工作业控制在特定时段进行。历时46天,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门诊大厅修缮工程如期完工。

作为深圳另一所建成时间较早的“老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的地下停车场也于今年修缮后顺利移交远方使用,新停车场以颜色区别区域,协调的空间色彩效果让市民耳目一新。  但在修缮前,这座地下停车场的地面坑坑洼洼,不少墙面掉灰,停车位又窄又密,车辆刮擦情况时有发生,可说是“又老又破”。

“我署对原建筑结构的裂缝、空鼓、起粉、砂化、渗水等各类质量问题进行缺陷调查,制定了打磨补缝、凿除重浇、切槽排水等一系列技术解决方案,15天就完成现场调研、方案设计与施工策划和组织等工作。”市建筑工务署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修缮过程中,通过制定合理的交通导行与分流方案,采取标准化围挡,全封闭管理,并采用光氢离子空气净化装置等措施对有害气体进行处理,多措并举,对医院运营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始建于2004年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福强院区),此前每逢雨季,医院部分楼梯间楼层顶板及外墙面就会出现严重的室内墙面渗漏水问题。对此,市建筑工务署形成了“疏、堵、防”三步走方案,累计修缮墙面约8838平方米,妥善解决了室内墙面渗漏问题。并对医疗保健楼负一层地下车库1669平方米空鼓开裂的地面进行修缮,该项目整体于今年5月正式移交院方使用。

据了解,除上述三所医院修缮工程已竣工移交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地面、墙面修缮工作已于今年4月完工,深圳市人民医院修缮工程已进入尾声,其他子项目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上述负责人表示,市属公立医院修缮工程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充分体现,是打造民生幸福城市的重要抓手,该署将与各参建单位、使用单位协同发力,让市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原标题《改善市民就医环境,我市多家公立医院修缮工程竣工移交》)

编辑 特区报-连博审读 吴剑林审核 党毅浩,新闻网-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