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聚焦“刺激消费”:寒暑假单位应优先安排有娃职工休假

读特记者 甘霖 周元春 李舒瑜
2020-05-27 22:09
收录于专题:聚焦2020全国两会
摘要

如何让消费券的发放更加公平,拉动消费更加有力、精准,代表委员们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

疫情之下,消费旺起来,经济才会是一池活水。“一定要让老百姓敢花钱、愿花钱,同时也乐于花钱!”提振消费,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也是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多放五天小长假,让老百姓有时间出游

旅游,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之一。多位代表委员谈到,旅游行业关联度强,是拉动消费的发动机、促进就业的聚宝盆,应为老百姓愿意玩、安心玩创造更好的条件。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细花对此有着深刻的感受。她认为,应借鉴今年“五一”长假的做法,通过调休的方式,每年形成3到5个五天小长假,让人民群众有时间出去玩、出去消费。

我国在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等假期,通常结合双休日,可以放3天小长假。“三天出游时间还是太短了!”黄细花代表建议,将现有的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等拟放3天假期的,结合前后一个双休日进行调休,增加两天休假,形成5天小长假,以更好拉动旅游消费。

黄细花代表还呼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设;严格要求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明确要求企事业单位领导要带头休年假,鼓励用人单位优先考虑子女上学的职工在寒暑假的休假安排;加强对带薪休假的监督检查,不让这项民生制度成为“镜花水月”。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也谈到,为更好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应增强外国游客进入大湾区的“通达度”,让人员进出往来更加便利、高效,为在更高层次加快旅游行业发展、在更高水平提振消费创造更好条件。

消费券发放时间可更长、力度可更大

在数字技术加持下的消费券,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老百姓消费的热情,也让众多冀望走出疫情阴影的小微商家收益颇深。

如何让消费券的发放更加公平,拉动消费更加有力、精准,代表委员们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威达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桐宇认为,数据化发放方式、领取方式极大提高了居民对公共政策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但消费券发放也面临着挑战,发放的数字消费券总金额高、次数多更有利于形成溢出效果。

周桐宇委员呼吁,因地制宜发放行业消费券,精准滴灌——在发放过程中,按需定制、一城一策;结合当地特色,适时调整发放的面额大小、行业分布,甚至可根据各地政府不同需求圈选相应行业进行扶持,在短期迅速推动消费需求修复,带动企业经营恢复“造血”功能。

多位代表委员表示,消费券起到的作用需要政府、商家、线上平台和消费者等四个方面形成合力,最终才能实现拉动经济的目的。“消费券发放时间可以更长、力度可以更大、受益面可以更广,设计上可以更完善。”代表委员们建议,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大消费券的推广,让更多的人使用消费券。与此同时,消费券也应该完善顶层设计,升级现有模式。

拉动消费别忘了文化消费

听音乐会、看画展……文化消费是日益增长的重要消费方式。代表委员们纷纷谈到,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不能忘了文化消费。

“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良好习惯需要培养。”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建安徽省委会主委李修松认为,相关部门应就文化消费对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和生活情趣等意义和作用,充分开展宣传与教育。同时,各级政府必须在加紧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出台新形势下针对性强的支持、拉动文化消费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打游戏、刷网剧,这是很多人疫情期间的日常。李修松委员建议应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创作更多更好更有吸引力的网络文化产品,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网络文化消费的兴趣,加大力度促进网络文化消费。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甘霖 周元春 李舒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