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 | 向世界展现“深”爱人才的胸怀

读特评论员 王森
2020-05-21 23:38
收录于专题:聚焦2020全国两会
摘要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李心提交提案建议,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可率先探索实行技术移民政策。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李心提交提案建议,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可率先探索实行技术移民政策。

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需要更多 “高精尖”人才。先行示范,深圳需要在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等方面走出一条新路。率先探索实行技术移民政策,既是深圳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的题中之义。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才要素更为积极和活跃,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循环、配置更加广泛。加强人才在全球范围的流动,鼓励人才跨区域交流,能弥补各个国家、地区人才结构方面的不足,丰富人才库,释放高端稀缺人才的加乘效应。深圳要想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须要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开放优势,面向全球,广择英才。

深圳“爱才”,诚意在兹,美名远播,在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的城市榜单上始终位居前列。优良的营商环境、优厚的人才政策、一流的创新产业链、适宜的人居环境等因素,已经使深圳具备了国际人才中心的潜质。

“来了,就是深圳人”,是深圳吸引人才的又一城市文化“法宝”。给予海外人才以国民待遇,是对来华、来深工作的人才的诚意表达,也是海外人才安心工作的重要保障。赋予深圳更大的境外人才管理权限,支持深圳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动态更新的技术移民职业清单和积分评估制度,把有限资源分配给“支点型”人才;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让“国际猎头”为本土企业快速提供人才解决方案,实现“定制”引才,有助于补齐深圳引才政策的薄弱环节,进一步优化深圳的引才环境。

技术移民政策是国家事权,深圳如果有幸能够获得试点探索的机会,深圳将可以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方式,向世界人才发出邀请函,伸出橄榄枝,放大人才特区的“磁吸效应”,将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评论员 王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