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处获悉,今年他将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重视发挥社团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中作用的提案》。
吴志良在这份提案中指出,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在短时间内发生并严重威胁社会大众生活与社会秩序,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突发性、紧急性与危害性等特征。面对此类事件,除了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外,应重视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
例如,社团组织可以提供专业救助。吴志良认为,社团组织的成员来自社会各阶层和行业,不少专业性社团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为危机的发生提供预警;当危机发生后,可运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提供救助,向政府提供应对建议。
以医疗社团为例,无论是突发性公共卫生还是大型灾难事件,都离不开医护人员的医疗救助。在重大疫情出现时能组织专业人员宣传卫生防疫知识,减轻疫情危害。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澳门医疗社团派出医生及义工,探访居住在社会房屋的独居长者,宣传防疫知识,赠送口罩等物资,并在短时间内成功号召1000名成员自愿加入政府设立的抗疫支援服务后备队,提供医疗、护理与心理支援服务。
此外,社团组织还可以有效传播信息,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志愿服务、稳定社会心理以及协助灾后重建。
吴志良表示,公共危机事件容易造成社会情绪与心理动荡,仅凭政府力量难以实现全面的心理辅导,需要借助社团组织力量与网络平台向社会及时传达真实可靠的信息,避免谣言蔓延,消除民众的恐惧心理,同时利用其广泛的成员基础和接近民众的优势,对受灾民众给予精神鼓励,疏导与稳定民众心理。
鉴于社团组织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中发挥的多方面作用,吴志良认为,在全国处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当前,建议动员社团组织力量,投入防疫抗疫之中,发挥其多元功能,并总结经验,增强社团组织能力,以应对新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
编辑 董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