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逐渐成长起一支年轻的、风格多样的儿童文学作家队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深圳儿童文学以鲜明的特色进入全国读者视野,踏上新的征程。
5月21日,为扩大深圳儿童文学作家群体的影响力,增强深圳儿童文学作家群体凝聚力,深圳市作家协会和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举办了“如何壮大深圳儿童文学作家群”文学沙龙。
活动由深圳儿童文学作家陈诗哥主持,邀请深圳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爱好者、儿童阅读推广人等参加,围绕深圳儿童文学队伍及生态、创作机制、儿童文学观、儿童文学阅读推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深圳市文联创研部副主任刘上江——
刘上江列举了深圳近年举办的一系列儿童推广活动。譬如2016年的“儿童文学的春天来了吗?——深圳儿童文学发展与批评”沙龙、“我们需要怎样的儿童文学——深圳儿童文学作家座谈会暨十二作家书展”等,吸引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等专家学者纷纷来深献计。
深圳儿童文学蓬勃发展,得到了诸多专家学者的认可,但刘上江说,也有不少人指出,深圳儿童文学作家还没有写出与深圳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儿童文学作品,还没有写出这个时代所特有的儿童文学作品,还没出现这个时代所特有的儿童文学代表人物——就像上世纪九十年代《花季·雨季》作者郁秀。
活动现场。
深圳学生文联秘书长谢晨——
据谢晨透露,深圳文艺志愿者驻校园计划正在稳步推进中,将选择5—6所试点学校,实现资源共享,为深圳儿童文学、青少年写作提供强大的专家支持。根据深圳市教育局的要求,“深圳市中学生文联”于2016年批准更名为“深圳市学生文联”。除了中学,深圳青少年写作阅读的平台还向小学和大学拓展。
此外作为海天出版社2017重点出版工程,深圳市学生文联和红岭中学(洪丽娟教师团队)将合作推出“中学生核心素养经典阅读课”丛书;深圳市学生文联将联合中国平安推出“全人教育阅读丛书”,涉及生命教育、死亡教育、阅读教育等全人教育内容,强调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阅读;深圳儿童文学作家袁博今年8月将赴美成为耶鲁大学国际学者,研究中国儿童文学与国际的对话问题。
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文——
除了深圳政府、学校、家庭越来越重视儿童阅读外,深圳彩虹花小书房、三叶草故事妈妈、爱阅公益基金会、混童话等民间也在大力组织推动儿童阅读。
据李文介绍,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2011年发起成立,主要开展推广儿童阅读。2016年,深圳发布一个关于儿童早期阅读的公益项目“阅芽计划”,所有在深圳生活(不管是否深户)的家庭都可免费领到一个“阅芽包”。其中,两本书给家长,两本书给0岁到6岁阶段的孩子,旨在提供一个早期亲子阅读的正确开端。
深圳市文联常务副主席、“老墨家族”创办人冷炳冰——
冷炳冰认为,儿童文学不仅仅是小孩的事,大人也需要阅读经典儿童作品。
利用自己在电台工作十多年的经验,冷炳冰于去年6月1日创办了“老墨家族”公众号,一人同时扮演老墨、墨叔叔、小墨,给孩子们讲故事,深受孩子们及其父母的欢迎。
今年六一,“老墨家族”将在公益电台——深圳广播滨海九90.5开播,全天候陪伴孩子。据了解,全国各地不少主持人也想加入“老墨家族”,冷炳冰还得为他们安排更多的角色。
深圳市作协驻会副主席、深圳市校园文学委员会主任于爱成——
于爱成表示,近年来,深圳高度重视、大力推动儿童文学创作,把儿童学作为年度重要工作来抓,并积极开展作家进校园、讲座、作家作品推介、沙龙、座谈等。今年3月,深圳市作协还在中国作协举行了“深圳儿童文学作家群研讨会”——深圳儿童文学作家陈诗哥、杜梅、郝周、袁博、关小敏、郑枫等,第一次以作家群的面目在全国亮相。
同时,深圳市作协还推动广东儿童学文学奖落户深圳平湖,两年一届;联合宝安区西乡街道办举行深圳市青少年文学大赛,旨在发现、培养、激励、推出校园文学作者;成立深圳市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作为专业组织,坚持抓好抓实儿童文学;推进深圳儿童学奖评奖、深圳儿童学丛书出版、深圳儿童文学作家培训等。
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周思明——
深圳儿童文学30多年来,经历了萌芽、生长、收获等三个阶段。在周思明看来,深圳儿童文学目前呈现老中青三结合的状貌,老作家以陈道林、张黎明、苏曼华等人为代表,中年作家以杜梅、牛金瓶等人为代表,青年作家以陈诗哥、袁博、郝周、安小橙等人为代表,他们凭借一部部图书、一篇篇佳作、一个个大奖,成为中国文坛一道靓丽风景,形成令人瞩目的深圳儿童文学现象。
但周思明也指出,深圳儿童文学存在的问题也仍然突出,比如作家作品水准不平衡、作家队伍可持续发展力欠缺、创作成果推广力度不佳、儿童文学评论有待加强等问题,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深圳大学沈一帆老师——
沈一帆认为,当下儿童文学主要存在于社会市场中,作为儿童早期教育为大家所接受,其接受群体主要是父母、中小学教师以及教育领域的专家,但在学院中存在缺失。
譬如深圳大学中文系曾经开设儿童文学课程,但是后来中断多年。2011年沈一帆来到深圳大学工作重新开启这门课。然而,学生关于儿童文学的毕业论文却难以被认为出彩、难以得到好评。
沈一帆认为,童话其实属于民俗学范畴,是一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叙事,具有一定教育规训和道德讽谕的意味。她建议,儿童文学作家们需要考虑把作品提升到学院认可的程度,进入文学史的叙事,走出一条经典化的路线;儿童文学研究者应该对儿童观进行深入研究、推广,而不只是停留在温馨的层面。
深圳市评协副主席、深圳大学教授王素霞——
王素霞认为,目前市面上的青春校园文学中,青少年主体形象存在一种缺场,都是“成人视角下的童话故事”,故事类型不是言情就是玄幻。她期待,更多作家可以将笔墨放在塑造更多类似《花季雨季》这样真实的作品上来。
深圳儿童文学作家陈诗哥——
陈诗哥建议,深圳儿童文学作家应该以群体面目在全国亮相,抱团发展,共同发力,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儿童文学也是文学,儿童文学作家不能降低文学方面的要求,它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
他认为,儿童文学好写,但是好的儿童文学十分难写,因此儿童作家应该具有敬畏之心。对于目前深圳儿童文学作家不在深圳人才认定标准之列,他认为这与深圳城市形象非常不匹配。
编辑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