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我市深化司法改革的决战之年,全市政法系统围绕“城市质量提升年”工作大局,部署开展“执法司法质量提升年”活动,坚持一流质量、一流标准,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营造更优的城市法治环境,培育更强的社会法治观念,加快把深圳打造成为“法治中国示范市”。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推进一流法治城市建设过程中,深圳涌现出一大批沉下身子、扎根基层的政法干警,他们不断提升政法专业素养与服务水平,默默诠释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生动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核心价值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别样精彩。
读特将每周推出一位来自公检法司系统的一线优秀政法干警,讲述他们工作中的喜怒哀乐,展示最鲜活的动人政法故事, 彰显政法干警新形象,奏响执法为民新乐章。
姚一元
在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粤海派出所,有一位60后的“拼命三郎”,每天带领着80后、90后年轻民警队员走街串巷、伏击守候、抓捕嫌犯,专注侦破事关老百姓“安全”感受的民生小案。在他的带领下,粤海派出所辖区偷盗自行车等类案件大幅下降,成为粤海派出所最给力的打击增长点。他堪称粤海辖区市民群众财产的“守护神”。
他就是姚一元,一位扎根基层30多年,曾获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深圳市十佳卫士”,市“五一”劳动奖章,“深圳警务孺子牛”金质勋章等殊荣。今年,市公安局为其申报了“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面对荣誉,姚一元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一直干下去。”
姚一元与妻子参加市局深圳警务孺子牛金质勋章颁授仪式
组建粤海首支伏击队,专注破民生小案
粤海派出所辖区地处南山区商业文化新中心区,人、车、物流动量大,治安情况较为复杂。前些年盗窃自行车、扒窃、拎包、盗窃商场财物等盗窃案件多发。这些案件虽然大多是一些小案件,但是却与市民群众的安全"感受"密切相关,是市民群众对社会治安好坏的重要评价标准。
当时,姚一元在南油做社区警长,每次和居民聊天,总会听到他们无奈地抱怨“自行车又丢了”、“车玻璃又被砸了”。每当此时,姚一元心里特别不是个滋味。一次,一个老战友坦诚地对姚一元说,“你们干公安的,对小案子也要重视,这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财产安全。”老战友的一番话对姚一元触动很大,让他下定决心主动申请从事伏击工作。
2005年,时年43岁的姚一元组建了粤海派出所第一支伏击队,利用从警几十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信息资源,带领派出所便衣伏击队对盗窃类小案发起猛烈进攻。在他的带领下,便衣队打击现行上成果显著,最多的一年,抓了100多人。年复一年,粤海派出所辖区偷盗自行车等类案件大幅下降,降幅同比粗略统计超过80%。
现在,姚一元又带着伏击队把目光投向了新型互联网犯罪,开始专项打击网售有害食品、假药等。虽然对他而言,互联网犯罪是个全新的领域,但是他仍然保持开放的心态去学习,以便做好打击工作。
抓捕时机拿捏精准,办案质量高
粤海派出所办案队的同事们特别喜欢姚一元移交给他们的案件,因为证据链完整、过硬。
姚一元告诉记者,便衣伏击看似简单,但其实是一项讲究智勇谋略的工作,是一项与犯罪分子短兵相接、斗智斗勇斗心理的工作,非常需要讲究策略。除了需要耐心,心理素质过硬,还要注重抓捕时机。这不仅关系打击成效,更关系证据采集。动手早了,错失有力证据,动手晚了,眼睁睁看着违法犯罪分子在自己眼皮底下逃离。成败往往只在一瞬间。而姚一元,正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为了提高伏击队抓捕技能,他还发动年轻民警去看《动物世界》,学习里头老虎、猎豹怎么悄无声息靠近猎物,怎么合理控制攻击范围。队员们看了都说很有启发。
今年,姚一元已经55了,岁月在他脸上、身上留下深深的印记,两鬓飞霜,常年不规律性的生活让他患上了糖尿病。派出所领导和同事们都非常关心他的身体健康,但是姚一元总是不顾领导的叮嘱和同事们的照顾,将药物和针剂偷偷带在身边坚守岗位,经常在行动中自己动手扎针后继续战斗在一线。有时候紧急出动办案忘记带药,害怕病情发作,姚一元就忍住不吃饭。与姚一元共事快十年的庄思扬特别钦佩他从不叫苦喊累的精神。姚一元说,“每次抓到作案人,我特别有成就感。”
见习编辑 耿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