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人物 | 非遗传承人粟田梅: 巧手织就锦“绣”人生
读特记者 李丽 文/图
2017-05-12 21:58

在文博会湖南馆里,一位侗族阿姨完全不受周围嘈杂环境的干扰,心无旁骛地操作着织机,整经、穿棕、埋色、挑线等一整套编织工序和技艺,在她的巧手上如飞鱼穿梭,她,就是侗锦织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粟田梅。

四十载织艺传承侗族民俗“侗锦有2000多年的历史,世代侗家人均由母亲手把手地传授女儿织锦技艺,我的手艺就是从母亲那儿学来的。”粟田梅介绍,自己12岁开始跟随母亲学习编织侗锦,而今已经有40多年的织技沉淀。“八十八纱”是侗锦中一套较为复杂的纺织技术,针线细密而紧凑,织出来的锦面扎实而色彩错落有致,16岁不到,她便掌握了其基本要诀。  

“在当地,侗锦会被做成头巾、婴儿背带、背面儿,更是当地女子的嫁妆之一,周围村寨几乎每家都有一台织机,每个村寨里也还能找到一两个会做织机的木匠。”然而,在2006至2008年左右,这种传统手艺几乎绝迹,织机被大量闲置了起来,甚至不少被拆掉、烧掉。

“侗锦编织是老祖宗留下的手艺,我们有责任把它发扬光大。我要把自己多年所学的侗锦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民。”粟田梅深感担子沉重,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20多年来,她把自己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抢救、挖掘、保护和传承侗锦上。2008年,她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走村串户传授织锦手艺,开办起一批家庭侗锦编织坊,并于2009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而今,知天命的粟田梅说自己正在积极寻找和培养下一代传承人,村里的几个年轻人技艺娴熟,已经具有了深厚的基础。蜘蛛被侗族人视为美好的期望,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她编织的一件长3.3米、宽1.8米的蜘蛛图案侗锦,当场被一位美国客人高价买走。“传承在于坚守,创新才会发展。”粟田梅告诉记者

侗锦源于自然,其花色采撷于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植物和动物,并无定法,编织时更没有图案供参考,所见所织皆随心随性,即便编织同一图案结果也会因人而异。传统风格织品中不仅有侗寨特色的风雨桥、钟鼓楼,自然景观的李子花、枫树林,还有鸟、兽、虫、鱼等,这使得侗锦古雅淳朴、风格自然,但是也造成了其传承上的困难。

为了让年轻人容易接受,仅有初中文化的她依然保持着学习的热情,研究改善色彩搭配、扩宽材料选择、在图案上加入时尚元素,在传统和时尚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粟田梅还身兼通道牙屯堡镇枫香村党支部书记,她牵头创办了全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还尝试推广“织娘之家”,在保护这一濒临失传技艺的同时,将其转化为致富侗乡的文化产业。据悉,参与织锦的妇女,每年的纯收入可超过5000元。  

40多年来,经粟田梅之手编织的侗锦绣品,至少在1万幅以上。她的作品不仅被国人所热爱,更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地。此次参加文博会,她希望更多的青年人可以了解侗锦文化,而她最大的心愿,是能够吸引一批高学历、有文化的年轻人,深入学习侗锦技艺,并将之整理成文,完整地传于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见习编辑 黄子芸

(作者:读特记者 李丽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