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我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9年前的今天,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这样一个时点,为了探讨如何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越来越多不确定的风险,最大限度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提升城市安全水平?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邀请了国际风险分析学会中国分部主席、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黄崇福教授举办“大数据时代的风险分析和应急管理”讲座。
将应急管理提升为风险管理
对于传统的应急管理模式,黄崇福教授认为是一种被动模式,应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将应急管理提升为风险管理。就是要将突发事件视为一次性事件,政府和应急管理机构主要进行应急响应;认识到防范于未然的重要性,将应急管理关口前移,关注风险分析,进行风险评估;建设信息系统,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推行综合风险管理。
利用风险雷达收集情报进行灾难预测
黄崇福说,在大数据时代,云计算、爬虫技术等运用,更多数据、更多的经验和更多的模型可以低成本地发挥作用。可利用风险雷达,全面收集、分析、解读各种情报及灾难预测,力求充分掌握各种可能构成威胁的状况。
在线风险雷达可分为四个阶段:隐患排查、风险预警、动态应急预案、应急风险指示。用智联网驱动风险雷达,建立起应急管理双向机制,由应急管理综合机构、应急管理专业部门和社区等主体参与管理。他认为,大数据将使人们的风险分析和应急管理能力有质的提升;由智联网驱动的风险雷达,核心技术是信息扩散方法,能有效提高网络中获得信息的价值。
见习编辑 耿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