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家住罗湖区南湖街道的居民何阿姨来说,社区居委会就是她的“娘家”。热爱跳舞的何阿姨退休后,参加了社区舞蹈队,每逢佳节来临,她想为社区居民免费送文艺节目,社区居委会主动为她牵线搭台。“社区健身器材需要维修、要在社区开展文艺活动时,都可以找社区居委会。”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罗湖的社区居委会改革也曾有过一段曲折路径,由于缺经费、缺政策,社区居委会无法发挥自治功能,边缘化、自治功能弱困扰着罗湖社区居委会发展。为此,罗湖区勇于改革,赋予社区居委会13项工作职责,每年为社区居委会提供5万元经费保障,重视社区居委会的规范化建设,依法归位赋权激活社区居委会。
如今,南湖街道的9个社区居委会在居民中知晓率极高,他们主动帮助群众解决社区问题。
13项工作职责依法归位
“由于大量的行政资源向社区工作站倾斜,社区居委会作为具有宪法地位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法定的自治、协助、监督功能难以有效发挥,逐渐边缘化。”南湖街道工作人员严科长表示,为了充分激发社区居委会的活力,扩大居民参与。去年8月,南湖街道开始试点改革,罗湖区制定了社区各类工作清单,从社区工作站中划出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13项工作职责给居委会,实现职责依法归位。
“以前,社区的工作都由社区工作站牵头。现在,居委会也有13项工作职责,也能做主了。”严科长说,为让社区居委会规范化运作,罗湖区重点增强社区居委会的民意吸纳功能、自治平台功能、社区服务功能和纠纷调解功能,还制定社区居民议事会议制度,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常态化。
每年提供5万元工作经费
为扩大基层民主,突出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治理中的地位,罗湖区加强了社区居委会经费保障。每个社区居委会每年的工作经费从以前的1万元提高到5万,这笔工作经费主要用于社区健身器材维修、社区图书馆设施维护、社区活动等。
罗湖区还大幅提升了社区居委会成员生活补贴。“南湖街道的社区居委会基本上都有5名专职工作人员,他们都是由社区居民投票选举出来的,他们每个月都有300元至10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而专职文员的工资福利与社区工作站专干平均水平一致。”严科长表示,待遇提高了,他们更有热情开展社区工作了。
此外,社区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成为社区居委会重要的工作抓手。目前,罗湖除购买服务的140个社工岗位外,已经建成62家社区服务中心,今年还将建设21家,全部采取“4+2”模式(4名持证专业社工+两名辅助人员),由专业社工机构运营。以后,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项目由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居民议事会来遴选,服务过程接受社区居委会的指导和监督。
据悉,罗湖将持续探索社区改革方向,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扭转社区居委会边缘化、空心化的状况,让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机构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丰富的社区治理形式和路径。
编辑 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