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创新实干攻克“中国棚改第一难”
读特评论员 姚龙华
2017-05-05 07:49

5月4日,一个好消息从罗湖棚改新闻通气会上传来:从去年12月20日正式启动全面签约和房屋拆除至今,仅仅4个多月,罗湖棚改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房屋当事人补偿安置协议签约率已达97%,9.3万余居民基本搬离。从5月8日起,罗湖棚改将由民事协商阶段全面转入行政征收与行政处罚阶段。

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是深圳原特区内唯一的“广东省斜坡类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多年来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高悬在片区居民头顶,也时刻牵动着城市管理治理者的心。

向历史遗留的“二线插花地”问题宣战,补上城市管理治理的欠账,对于以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为愿景的深圳来说,再也拖不得、等不起。事实一再证明,要彻底拔掉“二线插花地”这颗“安全毒瘤”与“定时炸弹”,局部区域的修修补补已经无济于事,只有整体拆除改造才能釜底抽薪。

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改,是深圳在新时期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既是“城市管理治理年”的突破口,也是“城市质量提升年”的攻坚战。它是市委市政府基于光明新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血的教训”而作出的重大政治决策,是彻底解决城区社会公共安全隐患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完善片区公共配套设施、整体提升其居住品质、大幅提高其民众幸福指数的最佳机会,是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有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不得不打好的一场硬仗。正因为如此,它被确立为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一号民生工程”,并得到片区广大居民的支持和拥护。

罗湖棚改被称为“中国棚改第一难”,面临棚改范围之广、产权关系之复杂,安全隐患之大“三个前所未有”,没有先例可循和经验可鉴。面对如此历史难题与现实困局,唯有以对人民、对历史、对城市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担当,大胆改革创新,寻求最大公约数,才能破冰前行,干成多年想干而没有干成的大事,把“一号民生工程”变成真正的“民心工程”。拆迁难度太大,市场主体无利可图不愿干,政府主导迎难上,创造性地提出“政府主导+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国企为实施主体”的棚改模式,使改造效率与社会效益均有保障;针对棚户区大多数房屋为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实际,创新性地设计了“协商签约”和“行政征收+行政处罚”两步走的推进方式,既减小阻力又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平;探索“政府法务人员+执业律师”模式对操作全过程进行合法合规性管控,为棚改提供有力法治支撑,保障每一环节公平公正,践行“阳光棚改”……正是一项项改革创新举措的助阵,以及棚改工作人员的实干担当,让罗湖棚改首战告捷。

开弓没有回头箭。罗湖棚改要真正让“二线插花地”一举告别“脏乱差险”,变身为宜居的城市社区,必须按照“城市质量提升年”的要求,坚持高质量高标准规划建设,与重大安全隐患赛跑,争分夺秒推进工作进度,让片区居民早日回到新家,共享城市品质生活。

见习编辑 黄子芸

(作者:读特评论员 姚龙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