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论见 | 浅议全媒体格局中如何实现新老记者优势互补
2021-09-14 11:39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李苑立

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已经到了棋到中盘阶段。这一阶段对新闻人才的要求明显增强,需要熟悉新工具运用的年轻记者与有优质内容创作经验的年长记者积极融合,才使得媒体转型更加顺利,这两者间的取长补短,也能让媒体新生态得以高效构建。本文抓住人的因素,通过讨论新老记者的各自特点,探讨两者优势互补的方法和对策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主流媒体   国际舆情

我国的媒体单位大多具有国有事业单位属性,在记者编辑人才来源上,基本上与各大高校的人才培养设置相对应。20世纪80年代的中文系、90年代的新闻系、2000年之后的新闻传播学院等,均是培养记者编辑人才的主要摇篮。不同的时代,对新闻人才的培育,具有不同的特色,又各有侧重。在最近五至十年中,随着今日头条、微信、抖音等一批新型社交媒体的快速兴起,加速了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也导致了目前能适应全媒体的新闻人才处于青黄不接的问题,记者在适应新媒体的程度上也出现明显分层。

全媒体又通常被称为新媒体,本文中全媒体与新媒体同义。本文中新旧媒体人与新老记者同义。

一、全媒体时代新老记者基本画像

(一)老记者基本画像

老媒体人主要生于1960年代至1980年代,过往写作往往需要熬夜,基本装备有:手提包,笔记本、笔、录音笔(现在基本用手机替代)、充电宝、笔记本电脑、车钥匙等。

老媒体人现在基本处于报社中高层或业务骨干,这些人经历了纸媒的黄金时代,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字水平和新闻素养,对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比较熟悉,看待问题往往能从政策沿革、人事变迁、产业规划中找到亮点,在重大选题策划、重大活动报道、重要人物专访中具有较强的把握能力、精彩的写作技巧、丰富的可调动资源。

老媒体人不足之处:对互联网(包括新型智能手机)的运用不足,有时会因电脑或互联网操作耽误一些时间;教条经验主义较强,不太能接受太新潮的事物,网络热词语感差,意识形态认知感过强;对传播市场发生深刻变化缺少足够了解,在采写中还是以报端为主,缺少移动网稿优先意识,等等。

(二)新记者基本画像

新媒体人大多指生于1990年代之后,生活中依赖科技设备,工作中不离手机与电脑,基本配置主要有:智能手机、无线耳机、视频摄录设备、无人机、笔记本电脑、充电宝、电源线。

新媒体人优缺点:动作快、现场参与感强,能迅速进入采访角色,能很快取得多种素材;能接受新事物,对网络语言与网上热点较为关注,但采访过程中,思辨能力不高,思维容易被人牵着走;缺少积累,不容易提出关键问题,难以洞察到事件的关键因素,采访经验有限导致报道深度有限,素材堆积出的画面感较强,但总显得空洞而花哨,等等。

(三)报媒发展需要新老记者紧密协作

全媒体时代的产品一大显著特点是比以前的新闻作品复杂。好内容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可以产生的,高质量一定源自高付出。以前的新闻作品以文字+图片为基本标准,大多时候一人可以高效完成。全媒体作品因为具有复杂性,一名记者往往是完成不了的,这就要求新老记者共同参与,合理分工,互相配合。

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新老媒体人有希望合作的意愿,但在现实工作交往中,因业务语境有所差异,单位安排不足、体制机制等原因,这两个群体间的交流与协作,还需要制度性安排重塑。

二、新老记者优势互补基本对策

(一)促进人才融合

考虑建立跨媒介轮岗交流机制,让尚未接触全媒体业务的人员分批次选赴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部门进行轮岗锻炼,开阔全媒体思路与视野。建立一批实战项目,培养新老记者向一专多能和全能型人才转型,让双方优势结合,在不断“迭代创新”中成长壮大。如人民日报社通过每年组织新技术培训,让无人机、VR、AR 成为全媒体记者的标配。把全媒体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课程内容作为重点,并大胆运用网络直播课堂、远程在线教育等新手段,实现全天候、全时空、全终端的教育培训与考核测试,精准提升理论功底、知识储备、岗位技能。这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此外,媒体单位还可通过建立项目制、工作室等制度,面向本单位全体人员,充分给予其成长、发展的平台。例如安徽广播电视台鼓励本单位人员立足各自原岗位,跨部门组建融媒体工作室,探索融媒体多元业务拓展,积累项目运营实战经验,最终培养出一支集策、采、编、播、发、营等技能于一身的人才队伍。

(二)激活内部存量

优化人事管理制度,把新老记者中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关键岗位。在近年实践中,诸多媒体机构采用岗位聘用与岗位等级相分离、人岗相适、以岗定责等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采取竞聘上岗、双向选择等机制,给予更多熟悉互联网与新媒体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平台与机会;完善分配考核机制,提高新媒体岗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等。如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规定新媒体考核占比要达到传统媒体部门考核分数的一定比例,制定各类项目奖励及个人盈收分成,鼓励优秀人才流向新媒体,激发内生活力。新京报社现只保留11人办报纸,其余的1100余人分配到新媒体部门,专门从事移动端生产,经过几轮融合,较好地激活了内部的人才存量。

(三)用好评奖机制

融出来的人才才是融媒体人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促进人才融合上,可以通过集团月度、季度新闻奖的评奖机制,让新老记者在打造优质作品相互配合,围绕优秀作品的共同目标,逐步建立起协作机制,为常态化生产优秀全媒体作品筑牢基础。另外,对自主实施的个性化学习培训进行认定,凡符合政府主管部门政策方向的,在取得资格、能级提升后给予奖励。

三、加强记者角色互补尚存在的问题

(一)重业务创新,轻政治意识

全媒体时代的业务模式发生深刻变革,许多单位都陆续开展了新媒体培训课程,讲授如何进行网络互动、引流、打造爆款方法等。笔者作为一名老记者、老党员,明显感觉到党性教育、政治意识在新媒体教育中还需要很好结合。爆款内容一旦导向出问题,将产生恶劣影响。要始终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新闻志向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握内容生产、技术支撑和整体运营,传播优质内容,讲好主流故事,放大主流声音,从源头上树立底线思维,才能让每一件全媒体作品的正能量强劲,体现主流媒体人的使命和担当。

(二)作品工作量考核要与时俱进

许多新老记者都面临一个困惑:每个月实际发稿量较多,但稿费不高。仔细了解才知道,目前稿费统计还是以见报为主,发网稿报酬极低甚至不计酬。而现实情况是,报纸版面越来越少,客观上要求报酬合理调整。这对新老记者而言,都涉及薪酬激励,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掌握这些诉求并给予制度性安排。

(三)新媒体人才的职称认定需要创新

全媒体作品需要技术支撑,越来越多的非新闻专业人才从事新媒体工作,这类人员的职称评定存在专业不对口问题。要从工程师转换为记者职称,还要走一段弯路。2020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全媒体运营师”这一新职业,各新闻单位应该以此为契机,创新性打通职称互认环节,减少程序以解决全媒体人才职称评定中的专业衔接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全媒体时代的作品趋于复杂化,记者群体需要开创一个新老交融的局面,如何实现两者优势互补,事关全媒体时代媒体发展全局。媒体单位应关注这一现象,积极出台相应的引导鼓励政策,创新管理模式,激活整个队伍,助力媒体转型成功。

(作者李苑立系深圳报业集团驻广州记者,管理学硕士)

编辑 严偲偲  审读 李诚  审核 詹婉容 刁瑜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