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来作报告的,我就是希望通过我自己亲身经历、我的成功失败经验,来给小队员们讲故事,让他们在现在这个阶段不像当年的我那么迷茫,少走弯路。”为备战即将在太仓举行的男子20公里竞走世锦赛选拔赛,今年春节刚过,伦敦奥运会冠军、深圳籍运动员陈定就回到了他的“娘家”——深圳体工大队展开系统训练。在临出发参赛之际,今日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报告会形式, 陈定为“娘家”人送上一份礼,激励他的师弟师妹们为深圳、为中国体育再填光彩。
对父母下跪要放弃竞走
因为家境贫寒,年级小小的陈定就希望通过自己在体育方面的特长,解决家中困境。但是在2005年10月发生的一次意外腰伤,几乎扼杀了这个刚刚起步的竞走少年。
当时正值陈定在云南省队转正关键时刻,这次腰伤严重到他连一瓶热水壶都抬不起来。省队教练要求其回地方训练,婉转表达了“弃子”的想法。回到家中养伤的陈定万念俱灰,天天躺在床上睡觉丧失斗志。陈定说:“我爸妈那时做点小生意,有一个比拖拉机稍微好一点的车。为了上货,我看着他们把死沉死沉的一筐筐蔬菜往车上运。突然,我爸把腰给闪了,我在旁边就想搭把手,可还是被他们给骂回到床上去了。我知道他们一心想我伤好,但我真的看不到希望想放弃。那天晚上我跪在他们面前,说我不练了我回家照顾他们。”“我爸妈却说,我认为怎么对我自己好的事就去做,爸妈不用照顾。那日之后,我想了很多,但更多的是我不能放弃。”陈定表示,这是他在体育生涯中遇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坎。
奥运冠军并不是偶然所得
虽然不得不离开云南省队,陈定依旧以运动员特招身份,进入了北京中国农业大学读书。但不像其它大学里的天之骄子,那一年陈定过得很不开心。“我放不下竞走,我还想回到赛场上去,更多的是我不甘心。”2007年,陈定毅然像学校提出退学申请,并随即来到了深圳体工大队。
“这里有一颗包容的心,在深圳我找到了第二个家。”就这样,陈定成为一名深圳籍运动员,并于2010年输送至国家队。在国家队训练时,因为成绩一直不出彩,陈定曾被要求更改项目至50公里竞走。在陈定的强烈反对下,最后教练下了通牒,如果最近两次比赛依旧不见成效,就必须改。好在陈定在当时太仓的一场比赛中以1小时18分52秒打破亚洲记录。教练才正式确定,不让陈定更改项目。陈定说:“那两次比赛确定了我的项目,同时好的成绩也让我信心大增,我视之为我的腾飞。”这之后,陈定顺利夺得伦敦奥运会冠军,有人说他“昙花一现”,有人说他是“黑马”。陈定则说:“从2010年到2012年,我的成绩稳定在世界前三,凭什么说我夺奥运会是偶然?这是我应得的!”
继续练为职业生涯画好句号
经历了风雨,看见了彩虹,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体育赛场更不是童话故事,现实依旧残酷。从伦敦奥运会冠军,到巴西奥运会第39名。陈定坦然:“我的心态变了。”
“13年全运会受伤,14年竞走世界杯失利,15年世锦赛输得更惨。归根到底,就是我心态改变了,训练不再扎实,想法愈发复杂。”陈定说:“虽然奥运会前我受伤严重,但第39名的成绩确实是我当时实力的展现。”“很多人问我, 已经不太可能撑到下一届奥运会了,为什么还要继续练?我想回答,我继续练是为了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今年我要参加全运会,更重要的是,今年的世锦赛在伦敦举行。我希望能够参加这项比赛,再次走上那个我认为属于我的赛场。无论结果是否如愿,我可以告诉自己,我为了自己的梦想尽力了!”
见习编辑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