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河源全市城镇工作现场会在和平县召开,对把河源建设成为岭南健康休闲旅游名城、现代生态山水园林城市进行部署。会议透露,城镇化道路的河源特色正是:高铁新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
高铁新城——和平将扩容一倍
会议透露,和平县拟以赣深高铁和平东站为中心规划一个近3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区。届时,把高铁新区、新城核心区、产业园区三区联通融合,构建一条新的经济发展走廊带,助推和平加快融入珠三角地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
和平县大环城公路是当天现场会的参观点之一。大环城公路建成后,将成为赣深高铁和平东站的南北连接线,可有效拉大县城骨架,拓展县城发展空间,县城面积将由14.2平方公里扩大到26平方公里,接近现在县城面积的2倍。大环城公路全长14.5公里,设计总宽度100米,实建路基宽度60米,总投资7.2个亿。
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对于打造岭南健康休闲旅游名城、现代生态山水园林城市,河源市委书记张文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指出,一座有特色、有魅力、有活力的城镇,首先是规划出来的。要坚持做强中心城区、做优县城、做特小镇、做美乡村的原则,邀“高手”、请“能人”,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建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相衔接的管理机制,突出河源特色,走出与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差异化道路。
他还强调,要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法治化、智慧化、社会化,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特别是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打击“三违四抢”行为,深入实施绿化河源大行动,力争到2020年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解决好“钱、地、人”三个问题
河源市市长彭建文对河源的家底十分熟悉,他指出,河源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迎接加速城镇化的准备不足、城市规划执行尚未全面到位等问题。
他强调,推进城镇化建设,要着重把握和解决好“钱、地、人”三个问题,千方百计解决城镇建设融资难、用地难以及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以“快”的速度、“深”的力度、“实”的作风抓城镇建设。
今年各县区新建成1个特色小镇2个美丽乡村
围绕到2020年全市创建特色小镇20个、美丽乡村30个的总体目标,今年,河源每个县区至少新建成1个特色小镇、2个美丽乡村。
今年,河源将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快10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建设,今年要基本建成6座。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营,落实资金配套,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垃圾收运、处理能力,到年底全市村庄保洁覆盖率达90%以上,8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同时,大力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立法,上半年完成《河源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管理条例》的起草工作,争取年底前市人大完成立法程序并正式颁布实施。
在宜居社区创建方面,今年河源要创建宜居社区30个,同时要在创建三星级宜居社区的基础上,积极创建省评价认定的四星级、五星级宜居社区。
见习编辑 耿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