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在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研究院(简称“城安院”)举办主题为“深圳市桥梁建设和安全的思考”的讲座。给深圳桥梁建设和安全支招。
沙河西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海德三道立交优化、坂银通道盖梁优化、 春风隧道综合管廊、深圳彩虹桥、深圳地铁若干上盖结构、深圳轨道交通高架龙华车站优化、深圳大学城跨河桥等数十座高架桥梁建设……聂建国院士结合在深圳参与的大量实际案例,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讲解相关理论。
专题讲座中,聂建国院士首先介绍了当前桥梁结构方面的一些问题。他指出我国桥梁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值得关注和改进的方面,包括整体牢固性存在问题、潜在的安全隐患、耐久性问题、传统混凝土桥梁的不足、欠合理的设计所付出的代价。
针对这些问题,聂建国院士提出对策,应重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避免为创新而制造新问题,促进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向高性能、长寿命、低耗能、低排放的目标迈进。应将理论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以列举实例的方式,针对桥梁因设计、施工缺陷、车辆超载、外部车辆碰撞等原因造成坍塌隐患,系统地阐述了桥梁安全的新理念和实践经验。聂建国院士指出,机制、理念、科技、设计、施工、管理六个方面的创新是促进高性能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刘胜主持讲座。市发改委、规划国土委、交通运输委、审计局、国资委、住房建设局、水务局、安监局、口岸办、建筑工务署、轨道办、各区(新区)相关部门、地铁集团、路桥建设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等主管部门、设计单位单位近百人参加此次讲座。
读特新闻+
聂建国院士简历
聂建国院士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未来城镇与基础设施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长期从事结构工程的研究与应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在结构工程领域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中国钢结构协会首届杰出人才奖、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杰出贡献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见习编辑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