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全市范围全天禁止“乱鸣喇叭”,重点查处这6类违法行为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解树森
2021-09-03 19:23
摘要

交警部门提醒,每天0时至24时,在深圳市范围所有道路非必要禁鸣喇叭;如遇必须使用喇叭的情况,应当控制鸣喇叭次数及时长。

记者9月3日获悉,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将开展“乱鸣喇叭”治理。交警部门提醒,每天0时至24时,在深圳市范围所有道路非必要禁鸣喇叭;如遇必须使用喇叭的情况,应当控制鸣喇叭次数及时长。

记者了解到,2018年至今,我市“乱鸣喇叭”违法持续减少,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2018年查处36065宗、2019年查处4643宗、2020年查处1354宗、2021年1至8月查处456宗。同时,交警部门对近三年乱鸣喇叭违法多发路段进行梳理,违法数量前10名依次为宝安大道,兴海大道,洪湖西路,丹梓大道,龙岗大道,月亮湾大道,深南大道,妈湾大道,罗沙路,春风路。

据介绍,深圳交警决定于近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面严查“乱鸣喇叭”违法。重点查处以下6类“乱鸣喇叭”违法行为:连续2次以上鸣喇叭的;持续鸣喇叭超过1秒的;使用高于115分贝高音喇叭或大型车辆使用“气喇叭”的;在道路拥堵、排队等候时鸣喇叭的;行经人行横道鸣喇叭催促行人或礼让行人车辆的;在住宅小区、医院、学校等场所使用喇叭召唤他人的。

根据法律规定,车辆在驶近急弯、坡道顶端等影响安全视距的路段以及超车或者遇有紧急情况时,可以鸣喇叭示意,其他情况不应“乱鸣喇叭”。交警部门也表示,“乱鸣喇叭”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让使用喇叭,但是在必须使用的紧急情况,应当控制鸣喇叭次数及时长,可采取短促鸣笛方式使用喇叭,原则上确保持续鸣笛时间不超过1秒,连续鸣喇叭不超过2次。

货车、泥头车等重点大型车辆一直是市民投诉“乱鸣喇叭”的重点对象。对此,交警部门将建立大型车辆“乱鸣喇叭”违法“黑名单”库,对因乱鸣喇叭处罚达2次以上的大型车辆纳入“黑名单”库,重点关注、加强管理,在各项交通管理业务工作中严格把关,督促相关车辆及企业加强整改,自我规范。

需要提醒的是,深圳交警会在行动中启用鸣笛声呐抓拍设备,通过利用基于声呐检测的声援定位、视频检测等技术,可对三个车道80米范围内的机动车鸣笛违法行为进行实时采集,一旦违法鸣笛车辆被抓拍,其车牌号便会在大屏上显示,以此实现对特定区域鸣笛车辆的实时探测、高精度定位、自动查处。违法车辆处300元罚款,一年内有三次以上的,从第三次起每次处500元罚款。

(原标题《全市范围全天禁止“乱鸣喇叭” 违法车辆这样罚》)

编辑 编辑-周梦璇(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党毅浩,新闻网-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解树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