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火线”记者何龙:记者,就是要冲在一线!
读特记者 张锐
2020-04-16 22:50

3月31日,最后一批坚守在武汉雷神山的25名深圳医护人员完成任务返深,这一天,深圳报业集团特派湖北采访记者何龙也一同乘上了返程的航班。至此,距离他踏上抗疫“火线”采访的征程,已经过去了51天。

刚刚过去的庚子年春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不同于以往,对于新闻人来说更是难忘。年初五,摄影记者何龙就提前结束假期,赶回深圳投入到战疫一线采访报道。作为深圳特区报年轻的首席记者,何龙身上总是难掩对新闻的热情与工作的活力,他说:“作为记者,我当然希望能够到最核心、最一线的现场。”

从疫情发生之后,何龙就曾记录下深圳抗疫一线的多个现场——为密切接触者做咽拭子采样、对车站机场进行消杀、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排查、在高速路口排查外来人员……2月9日,深圳市首批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集结出征奔赴湖北武汉,何龙主动请缨随队前往。

千里驰援、分秒必争,何龙在出征路上就开始在深圳特区报读特客户端进行全程直播,汽车上、飞机上、休息等候的走廊上,他一刻不停地发回报道,一直持续到凌晨。直播吸引了众多网友在留言评论中互动,前方发回的报道成为了深圳医疗队和网友们交流的窗口。

到达武汉后,每天十七八个小时的工作成了何龙的日常。压力大,不仅来自高强度的工作,紧张的氛围,似乎无处不在的病毒,闷不透气的防护服都在考验着一个人勇气与责任。为了让外界看到一个更真实的方舱医院,何龙和同事冒着风险多次跟随医疗队进入方舱。他选择用小巧的运动相机进病房采访,因为方便消毒,纸、笔、手机都不能使用,若要记录,只能用相机录下来。即便春寒料峭,一场采访下来,何龙常因疲乏而大汗淋漓。

何龙与同事推出的“读特记者直击武汉战疫”报道全天滚动更新,将前线的最新战况、“白衣天使”的故事与各方的声音,通过全媒体平台传递出去。在与后方同事的联动之下,《影像·方舱人间》、《30天,这座“生命之舱“创下五个0!》、《一只N95口罩的VLOG:我的方舱一日》、《心窗,筑起最美防疫墙》等一系列融合媒体产品,先后被新华社客户端、学习强国、光明网、澎湃新闻、腾讯新闻等媒体网站转载,迅速成为网络传播热点。《战疫雷神山满月,深圳中医的妙计都在这3个锦囊里!》、《雷神山上的深圳力量》、《深圳市中医医疗队: 在雷神山和时间赛跑》、《国家中医医疗队深圳分队:站好雷神山最后一班岗》等形式丰富的融媒体作品,多次登上学习强国,广泛传播了雷神山一线战疫情况,抚慰人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持。

3月20日,三支深圳援鄂医疗队和六名深圳记者启程返粤。何龙和同事唐光明继续请战,成为坚守武汉的最后两名深圳记者。疫情就是命令,报道即是使命!新闻的战场,何龙不曾退缩,直至坚守武汉的最后一天,何龙参与拍摄制作的《深圳战魂!深圳医疗队湖北抗疫全记录》、《战疫侠客行77人长卷》重磅推出,再现了援鄂一线的深圳力量和担当。尽管比赴鄂之前瘦了5斤,但何龙依旧神采奕奕,如今,何龙和同事们圆满完成采访人物平安归来,他说,感觉真好!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