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胸外科手术,很多人脑海会浮现这样的画面:病人身上插满管子、靠呼吸机来呼吸。不过这种“吓人”的场景将渐渐被取代。记者20日从港大深圳医院获悉,目前医院胸外科和麻醉科团队已开始合作开展“无管”手术,患者的麻醉不需要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术后更不需要在体内留置胸管、尿管。
58岁的陈女士是该院“无管手术”的第三例患者,她在两年前发现眼皮下垂,视线有重影,被确诊患上重症肌无力。1月初,她专门从湖南老家来到医院重症肌无力中心求治,胸外科团队决定为她进行微创的胸腺切除。
据悉,这是深圳医学界首次为重症肌无力病人做“无管”手术。
“微创胸腺切除属于外科手术中难度和风险最高的四级手术,术中通常要有‘四管’——气管插管,麻醉医生用来连接呼吸机;胸管,引流胸腔的积液;尿管,帮助病人术中和术后排尿;中心静脉管,术中输液。而无管手术就是去掉了上述的四管,让病人尽量免受插管的创伤以及由此带来的感染风险。”主刀的胸外科医生庞大志说。
这是如何做到的?庞医生说,减少这些插管的重要前提是手术团队具有深厚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经验,比如说,因为操作越来越熟练和精细,术中出血量极小,术后基本不会渗血,所以就不需要留置胸管引流,同时由于手术时间不断缩短,术中患者不需要排尿,尿管亦可免除。
不过,要真正实现“无管手术”,还需要麻醉医生打通最后一关。传统胸外科手术中,患者必须停止自主呼吸,麻醉医生在气管内插管,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期间需要注射肌松药,使全身肌肉处于松弛状态才能做手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港大深圳医院麻醉科最近开始学习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做法,引入非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技术,手术中不用气管插管、不注射肌松药,改用静脉复合麻醉技术,让病人在手术全程中自主呼吸。
非插管麻醉技术的应用使胸外科麻醉也实现了“微创”,从而打通了胸外科“无管手术”的最后一道障碍,使病人获得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治疗效果。
据了解,并非所有的胸外科手术都可以采用无管麻醉技术,目前港大深圳医院已经开展了4例非插管麻醉的手术,分别为肺大泡切除、纵膈瘤取样活检、胸腺切除和手汗症的交感神经切除。
编辑 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