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协委员的提案、分组讨论到人大代表接受采访时关注的焦点,记者发现,“实体经济”已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
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的提案就聚焦振兴实体经济。他认为,如今资金“脱实向虚”的主因是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低于虚拟经济。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二是大力改善金融服务,引导资金更多进入实体经济。三是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实体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为此要完善跨境金融服务,鼓励商业银行与开发性金融机构(亚投行、金砖国家银行、丝路基金)紧密合作,以定向宽松、税收优惠等手段,支持“一带一路”项目投资,建立一站式绿色服务通道等。
“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三大挑战。”全国政协委员、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在接受采访时说,“第一是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低下甚至严重缺失;第二是企业综合成本持续上升,尤其是融资成本居高不下、非税负担沉重;第三是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不完善,近几年资本冲击实业的现象频频发生。”
潘刚在相关提案中也建议出台鼓励企业创新的扶持政策,进一步降低实体企业成本负担,进一步加大对各种违规收费查处力度等。
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互联网是把双刃剑,用得好的话,在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设备等方面都有助实体经济发展;但用得不好就会冲击实体经济,比如很多电商搞促销、花钱买流量的做法把实体经济的价格体系搞乱了,“花一块钱把你的产品买来,贴八毛钱卖出去,把这个市场全部占领以后再抬价。”
宗庆后建议金融业找准实体经济产业的实际需求,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建议让更多民营企业投身到生产性服务业,补齐短板,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南存辉、徐冠巨、傅军、孙太利等多名代表委员也纷纷为实体经济建言,他们希望振兴实体经济成为企业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内生动力。
编辑 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