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指出,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
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深圳教育部门已表态今年“照旧”,但教育部的一纸通知还是引发了市民特别是家长们的热议。
连日来,媒体也发起了投票,结果显示,认为当前8月31日的截止日需要调整与不需要调整的投票人数相当。对于孩子的入学年龄问题,无论是教育专家还是一线老师们多认为,教育需要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出发,不建议提早入学。
7成受访者:不会让孩子提前入学
家住福田的赵雯,儿子正在上幼儿园中班,由于孩子是9月中旬出生,她对小一入学年龄截止日期的新闻十分关注。
“我认为调整很有必有,12月31日比较合乎情理,让同年的孩子可以同年上学。”赵雯是否代表了大多数深圳家长的看法?近日,“深圳教育通”公众号发起了《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可不限于8月31日,你怎么看?》的问卷调查,近300人参与了投票。截至记者发稿,认为“需要”调整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的网友占43%,不过也有44%的网友认为“不需要”,正反方基本持平,另有13%的受访者觉得“无所谓”。
问卷调查中,针对小一入学年龄截止日应该定在哪个时间的问题,记者看到,有39%的网友认为维持原状挺好,选择了“8月31日”,而更多网友认为应该以“自然年”来算比较科学,53%的网友选择了“12月31日”,也有8%的网友心里有“其他”的日期。
过去,由于教育部门规定8月31日前满6周岁的儿童可以上小学,总有一些孩子在9月或者10月出生的家长为此抱怨,孩子要在幼儿园里“复读”一年。然而,在本次调查中,当被问及“如果你的孩子9月或10月出生,你会想方设法让他(她)提前上学吗?”,有7成的受访者选择“不会”,只有30%选择“会”,说明深圳的家长相对理性,更多家长对于小孩上学时间持顺其自然的态度。
有网友建议设过渡期 将时间点改为时间段
即使调整入学年龄截止日,也总有人差一天会被安排到下一年就读。为此,有网友建议——把时间点改为时间段!如果入学的年龄截止时间不是某一天,而是一段时间,以9、10月作为过渡期,过渡期内出生的孩子家长可根据孩子的身体和智力的实际水平来决定是在当年入学还是在下一年入学。若孩子条件不具备则不要勉强,必要时还可引入第三方科学评估来确定孩子是否可以上学。这样调整的好处是:孩子不会因为相差几天而被迫延迟一年上学。这一建议,在本次调查中得到了72%的网友支持,认为该建议“合理”,认为“不合理”的有18%,另外10%表示“拿不准”。
一直以来,6周岁是我国儿童小学入学的年龄,入学年龄截止日为8月31日的规定已实施多年,且在深圳得到十分严格的执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起草《深圳市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指导意见》,政策基本上与去年相同,暂时没有调整小一申请学位年龄的计划,很可能还是招收8月31日前出生、满6周岁的儿童。
专家观点:尊重成长规律和个体差异
“8月31日这个时间点挺好,建议不要调整了。”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教导主任王莉老师认为,从孩子的身心发育规律来看,提前入学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以我带小一新生的经验来看,相差几个月的孩子,在知识的接受能力、领悟能力方面有明显的差距。比如同年8月底出生的的孩子,比起1、2月出生的孩子显得更懵懂、害羞,一年级的班干部也普遍是月份大一些的孩子,他们做事情明显更主动、利索。”王莉说,从教育实践来看,提前入学的孩子,由于孩子年龄小,接受能力差,学习跟不上,不仅没能实现“抢跑”,而且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对个人的自信心也是个很大的打击,因此,在王莉老师看来,孩子上学宜晚不宜早。
“教育是讲究科学规律的,入学年龄应该根据科学而来。”深圳市教科院特聘专家、市督学禹明认为,目前的上学年龄截止日肯定不是随便确定的,有其科学性,要改变家长“抢跑”心理,不要把晚上学等同于“输在起跑线”上。作为家长,在孩子入学的年龄问题上,更重要的是尊重成长的基本规律以及孩子的个体差异。一些年龄相对较小的孩子,由于手指的发育稍迟,上小学一年级时连握笔姿势都不能很好掌握。因此,从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来看,孩子入学时间并不是越早越好。孩子年龄越小,理解力不够,会出现学习知识困难的情况,勉强地通过填鸭式将知识硬塞进去会导致拔苗助长。
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