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金融合作市场需求问卷调查报告(2021)》今日发布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2021-08-27 18:1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如何推动跨境金融创新?27日上午,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以下简称“深圳金融学会”)发布《深港金融合作市场需求问卷调查报告(2021)》(以下简称“调查报告”),首次以大样本问卷调查的方式,梳理了当前跨境金融服务存在的难点和堵点,精准揭示了六类市场主体对于大湾区特别是深港澳跨境金融创新的期待和差异化的需求。

调查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深圳人民银行”)、招商银行、腾讯等多家机构联合打造,立足于现实需求,问计于市场主体,广覆盖、深调查。深圳金融学会课题组共向14005名深粤居民、2744名深粤高净值人群、2277名港澳居民、1802名港澳高净值人群,以及深圳地区579家代表性企业和113家金融机构开展了问卷调查。

在逾2万份问卷的调查结果基础上,调查报告深入解析了六类市场主体普遍期待的跨境金融创新领域,如跨境移动支付的进一步便利化,跨境投资标的范围的进一步拓宽以及相应互联互通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等等,为金融机构进一步满足各类市场主体跨境金融服务需求,提供定制化、专业化金融服务,指明了方向。

“开展广泛的问卷调查,‘问需于市场’、‘问计于市场’是精准施策、深化深港金融合作的重要基础。”深圳人民银行行长、外汇局深圳市分局局长、深圳金融学会会长邢毓静在会上表示,深调研是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基础。“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把深港金融合作落到实处,畅通大湾区“金融血脉”,对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国家战略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邢毓静表示,2018年以来,围绕如何推动跨境金融创新,深圳人民银行、外汇局深圳市分局和深圳金融学会持续开展深调研,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圳多项跨境金融创新试点走在全国前列。如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试点、银行外债专项结汇试点等跨境创新政策目前为全国独有;深圳、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深圳5家企业参与试点。

多项跨境试点业务规模位居全国首位。例如,截至7月末,“出口跨境电商直通车”累计业务量达1305亿元人民币,跨境结算量全国第一,为出口电商节省手续费约 2 亿元;2021 年 1-7 月,深圳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 1.78 万亿元,同比增长 33.5%,其中深港两地跨境本外币收支中人民币占比 54.4%,人民币已成为深港间第一大跨境支付货币。

“深圳毗邻香港,联通在岸金融和离岸金融、开展跨境金融创新方面有着独特的地利优势。”邢毓静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深港金融合作市场需求问卷调查,与深港、大湾区金融机构持续保持沟通,共同努力,由近及远、分类推进,深化前海、河套、科创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的深港金融合作,努力将“国家战略、市场所需、机构所能”转化为现实,转化为好用、管用、实用的深港金融合作实践。

(原标题《<深港金融合作市场需求问卷调查报告(2021)>今日发布》)

编辑 编辑-周梦璇(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冻结-党毅浩,新闻网-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