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建华:教育感化 深挖犯罪

记者 林清容 通讯员 王雪 唐婷 文/图
2017-02-22 00:13
收录于专题:每日警星
摘要

在粟建华眼中,那是教育人、改造人的“特殊园丁”工作,意义非凡。

【警星档案】

粟建华,男,1967年7月生,2005年从部队转业后入警,现为南山区看守所管教民警。从警以来,粟建华曾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3次,多次获评优秀公务员,2007年获评深圳市监管系统“十佳管教”。

jing

南山区看守所管教民警粟建华

看守所管教民警的职责看似简单,要干好却不容易。大多数在押人员最初进入看守所时,情绪波动很大,管理工作很难有效开展。不过,在南山区看守所管教民警粟建华的耐心引导下,在押人员都能逐渐转变心态,受到感化。

47岁的赵某刚进看守所时,一言不发,也不愿和旁人交流。在发现赵某情绪不对后,粟建华把他领到办公室。“他没有冷冰冰地训斥我,而是让我刮一刮已经很长的胡须,给了我一本余华的小说——《活着》。”赵某回忆道,就在那天下午,赵某将自己的事情全部告诉了粟建华,“他跟别人不一样,他很真诚,很有人情味,是真的关心我们。”

和在押人员沟通,第一句话往往很关键,粟建华平时话不多,但他总能找准与在押人员交流的切入口,掌握谈话教育的要点和原则,充分发挥“洞察力,穿透力,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判断力”的“六力”作用,打开在押人员的心扉,对在押人员进行感化教育。

2015年5月,粟建华通过对一宗绑架案犯罪嫌疑人的教育感化工作,促使涉案犯罪嫌疑人交代了赃款赃物的藏匿之处,经看守所联合办案单位进行搜查,成功找回部分赃款300余万元及其他赃物。

在2011年10月开展的“清网行动”中,粟建华向在押人员进行政策宣传,并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工作,获取有价值线索20余条,并通过电话规劝,促使15名网逃人员投案自首。

作为看守所深挖犯罪工作小组组长,粟建华带领全体组员,充分发挥看守所打击违法犯罪“第二战场”的作用。2012年以来,先后协助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00余宗,刑拘250余人,为打击犯罪、净化社会环境作出了突出贡献。

监管之路一走就是十余载,都说监管工作平凡,但在粟建华眼中,那是教育人、改造人的“特殊园丁”工作,意义非凡。

 

编辑 左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