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知戎晓函乘坐的车即将开进小区,戎家一家三代十几口人早早地在楼下等待,姐姐拿着鲜花、小侄儿侄女们,拿着各自为晓函亲手做的礼物,一家人焦急地在路口张望。“欢迎小姨回家!”孩子们一字排开,特地展开了大家为晓函做的欢迎词。
哥哥晓聪更是急切跑到小区门口去迎接,想第一时间见到前线抗疫归来的妹妹。“虽然,在武汉时,我们也天天视频,回深隔离期间,也每天联系,但只有见到了她的面,才感觉到她真的是回家了,一颗为她悬着的心才真正能放下来。”哥哥这样说。
4月4日上午,在家人的殷切期盼中,作为首批援鄂回深的医疗队队员,深圳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戎晓函经过14天的医学隔离,终于平安回家。
战疫“女汉子”秒变“乖乖女”
汽车终于开到家门口,“我回来啦!”戎晓函跳下车,像孩子一样开心地飞奔扑向家人,所有人都激动地迎上去,将她紧紧围在中间。此时的她,不再是武汉方舱医院中,那个骁勇战疫,仿佛三头六臂的“女汉子”,而只是爸爸妈妈怀中永远长不大的“宝贝女儿”,哥哥姐姐眼里那个要被保护的“小妹妹”。
将女儿紧紧地搂在在怀中,戎妈妈的心终于踏实了,强忍了许久的眼泪,哗哗地流下来。“女儿,欢迎你回来!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了!”妈妈抱着晓函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从2月9日出征,到4月4日回家,戎晓函这次离开家整整55天。
“儿行千里母担忧。她去武汉一线抗疫,我们全家都支持,但我也真的很担心。”戎妈妈说:“晓函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家这么久。就是在广州读大学时,也最多半个月就要回来。这次一去去了这么久,还是疫区。自从她走后,我每天总想着她,在前线工作累不累,安不安全,下雨下雪了冷不冷。这两个月,我晚上都没睡好过。”“有时,我在武汉工作到夜里一点,我妈也非要等到一两点,等我发微信告诉她,我已经下班了,休息了,她才放心。让她这么大年纪还这么操心,我心里其实挺愧疚的。”晓函告诉记者。
一餐等待已久的“团圆饭”
一进家门,姐姐们就给晓函端上了热腾腾的汤圆,“回家了,快来吃个汤圆,一家人团团圆圆!”“太感动,太激动了!回家的感觉真好!”回到离开将近两个月的家里,晓函觉得仿佛已经离开了好久好久。“在武汉的时候,想着能早点战疫胜利,早点回到自己温暖的家,也是在前方奋战最大的动力之一。”
早从几天前开始,戎爸爸就在筹划中午的团圆饭了。“一直盼望着她早日回来,但当初她在武汉时,也一直不敢问她什么时候能回来。今天终于到家了,让她好好吃一顿家里饭,好好补补身体。”
戎爸爸亲自下厨,给女儿做拿手菜,炸鸡腿、盐焗鸡、大龙虾、粉丝蒸元贝......这一餐等待已久的团圆饭,比年夜饭还要更丰盛,桌上摆的都是晓函爱吃的东西。“都是我‘点’的菜,我最爱吃的,好久没有尝到爸爸的手艺了,真想念!”看到全家人久违地围坐在餐桌前,戎爸爸喜笑颜开,“晓函回来了,一家人终于团圆,又齐齐整整,很开心!”
一周后重返岗位“回归初心”
“其实,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治病救人,就是我最大的梦想。在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我填的所有志愿,都是医学专业。”晓函告诉记者:“之前,我也申请过去雅安支援,但没有去成。这次,是真正第一次上战场,觉得自己还算是不辱使命。”
队员回到家里,会有一周的休息调整时间。晓函说,接下来几天,最大的心愿就是每天待在家里,吃爸妈做的美食,做“乖乖女”。还有,就是躺在自己的床上,好好睡上两天。“就是真的完全放松下来,什么都不想,好好地睡一觉。”
一周后,戎晓函就要回到医院,回归自己的岗位。“回来,就是回归初心。”她说,“投入本职工作,和大家一起继续战斗,直到抗疫取得最终胜利。”
编辑 黄泽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