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和煦、候鸟飞翔……春节期间,到深圳湾观鸟成了深圳市民过年的“新年俗”。
深圳湾是深圳西部与香港新界之间的海湾。近年,随着环境治理力度加大,深圳湾更加适合候鸟栖息,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数万只候鸟离开寒冷的北方,到深圳湾畔的红树林越冬。
资料显示,每年有约10万只迁徙的候鸟在深圳湾红树林停歇、栖息,这里是东半球国际候鸟通道上重要的“中转站”“停歇地”和“加油站”。深圳湾红树林冬季常见的鸟类有40多种,其中,珍稀濒危保护鸟类有23种,包括黑脸琵鹭、黑嘴鸥、白肩雕等。
深圳市观鸟协会原会长董江天介绍说,黑脸琵鹭外形独特,身白面黑,扁平的长嘴与琵琶类似。黑脸琵鹭是亚洲特有的鸟类,种群数量稀少,已列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来自深圳红树林基金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在深圳湾越冬的黑脸琵鹭数量达411只。然而,2013年和2014年数量却下降,2014年仅有252只。近两年情况有所好转,在2016年1月的全球同步普查中,全球的黑脸琵鹭数量为3356只,深圳湾地区为371只。
董江天认为,深圳湾禁渔对于黑脸琵鹭栖息环境的改善有重要意义。2014年5月,深圳湾正式禁渔,在规定的区域内禁止一切捕捞和养殖活动。
董江天说:“以前深圳湾存在非法捕捞现象,导致黑脸琵鹭的食物大量减少。近年由于禁渔,深圳湾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黑脸琵鹭又能吃饱了。”
越冬栖息地的“升级改造”也成为黑脸琵鹭等候鸟留在深圳湾“过年”的原因之一。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桂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