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至17岁青少年人群为什么要接种新冠疫苗?中疾控专家释疑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邢宝华
2021-08-13 16:56
摘要

目前为止,12-17岁人群接种工作在全国正在有序推进,31个省加上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总剂次数超过6000万剂。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1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回答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提问时表示,青少年和儿童都是新冠肺炎易感人群,从全球的角度来说,陆续开始给这部分人群接种疫苗,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考虑。  

发布会现场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邢宝华 摄

8月1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发布会由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主持。发布会现场,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开始给12-17岁的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请问为什么要给这部分群体接种新冠疫苗?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邢宝华 摄 

王华庆介绍,一是大家对新冠疾病认识的时候,在早期时,可能认为儿童发病率和患病率不高,但是随着疫情的持续传播,尤其是在一些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儿童患病率在不断上升。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邢宝华 摄  

二是儿童患了新冠之后,过去我们认为症状比较轻,但是现在发现,随着儿童患病的不断增多,其实在里面也有一些出现了重症,也有个别儿童出现死亡的情况。 

三是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只要感染了病毒,你就是一个传染源。从传染源管控的角度来说,对于儿童也要加强管理。 

四是现在不管是采取控制传染源还是切断传播途径,在大多数国家,这个疾病没有得到控制,将来我们期望建立群体免疫,儿童通过接种疫苗,在建立群体免疫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邢宝华发布会现场提问 

儿童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于18岁以上成人 

有的家长会担心青少年接种完新冠疫苗之后产生不良反应,王华庆表示,根据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分析,儿童和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高于18岁以上的成人,既包括一般反应,也包括异常反应。 

王华庆解释称,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之后出现的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局部的疼痛、红肿。异常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虽然很罕见,但我们看到有个别出现,主要为过敏性皮疹,这也是比较轻的情况。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不高于成人。 

王华庆还指出,由于青少年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在监测的数据中有个别儿童和青少年接种疫苗之后出现了心因性反应,心因性反应不属于不良反应,是非器质性的反应,这种情况是可以预防的。 

他亦表示,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家长和监护人陪着儿童去接种疫苗时,自己要放松,同时也要想办法不让孩子紧张,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心因性反应的发生。 

据介绍,到目前为止,12-17岁人群接种工作在全国正在有序推进,31个省加上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总剂次数超过6000万剂。下一步,将在做好疫苗接种、确保接种安全的基础上,继续有序的推进12-17岁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

(原标题《12岁至17岁青少年人群为什么要接种新冠疫苗?中疾控专家答香港经济导报》)

编辑 特区报-连博审读 吴剑林审核 党毅浩,新闻网-曹亮
(作者: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邢宝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