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存量要空间,中山向低效用地“宣战”

南方+
2021-08-12 23:43
摘要

今年8月,中山市在黄圃镇召开全市低效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现场会,对全市低效工业园改造工作作了新一轮部署。

今年8月,中山市在黄圃镇召开全市低效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现场会,对全市低效工业园改造工作作了新一轮部署。

这是继《中山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中山市旧厂房升级改造实施细则》《中山市旧村庄旧城镇全面改造实施细则》等城市更新新政生效实施后,中山召开的首个低效工业园改造工作专题会议。

其发出的信号十分清晰:向存量要空间,推动土地利用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变。系列城市更新新政策实施后的首个“工改工”项目也在当天的现场会上动工,新一轮低效工业园改造攻坚战正式打响。

中山市工业园区。

困局 

项目“落地难”,用地问题占多数

向存量土地空间发起攻坚,这在工业城市已不是新鲜事。自2014年起,中山市就曾针对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出台《中山市闲置土地处置实施办法》系列政策文件。2016年,中山市委市政府总结分析制约中山发展的四个“难以为继”问题时提出:以土地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这一年,中山市当年工业增加值增速6.5%,增速已连续4年下滑,相比2012年,增速下降约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从2012年至2016年,中山市新引进项目数量持续增加,项目用地需求不断增长。

2015年,中山市国土部门曾公布全市招商引资落地难项目情况表,在落地难项目中,涉及用地问题的超过五成。

中山产业与土地空间的矛盾困局,与中山特殊“市-镇”行政体系有一定关系。在中山的招商引资工作中,镇街主导力量较大,工业用地开发利用也以镇街为主。部分镇街在工业用地的统筹利用、供应管理、供后监管力度不足,土地“三规”不符,导致土地闲置、低效用地,“有项目无用地、有用地无项目”的现象较为突出。

探索 

从体制机制入手,重塑城市更新政策体系

梳理近五年来中山有关用地政策的改革,有两个节点值得关注:一个是在2016年,中山市推出《关于促进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利用的实施意见》,将六类工业用地定性为低效工业用地,并提出盘活利用低效用地的途径和措施,包括对土地使用权人自行改造提供了扶持奖励资金等,为低效用地治理提供指引;随后,中山市还试行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弹性年限出让”等办法,减少土地低效利用、土地闲置等现象。

中山市低效工业园改造项目。

另一个比较大的节点在2019年,中山治理低效用地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当年,中山启动《中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编制工作,在当年召开的编制工作动员会上,“土地管理”成为高频词。

会上,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直接点题:能不能解决土地管理问题,关系着中山能否打赢经济翻身仗、实现重振虎威和长远可持续发展。2019年,中山市成立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当年出台国土规划政策超过25份,土地管理和城市更新政策体系得到重塑。

在补齐政策领域短板的基础上,中山拉开了低效用地治理工作实施的大幕。2020年,中山实施“三个年”,其中一个为“项目落地年”,用地保障被放在了突出位置,重点在盘活存量和推进镇村工业园改造上下功夫,坚决向闲置用地、批而未供用地以及镇村低效工业用地开刀、开战。

镇街是中山发起用地管理改革的主阵地,中山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拓展镇街产业发展空间,加快镇村低效工业园区改造和城市更新,并确定小榄、古镇、东凤、黄圃等镇街试点先行。

实践 

“亩均论英雄”,向低效用地“开战”

今年8月6日,在一声汽笛巨响后,位于中山市黄圃镇马新工业区内的创志工业城“工改工”项目正式动工,桩机铛铛作响,在园区内打下改造工程的第一根桩。

按照改造计划,项目将打造成为总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集中生产、科研、办公、仓储融为一体的“花园式”工业科技园区。项目建成后,该工业园区容积率将从原来的0.33跃升至3.5,增加近10倍,年产值预计提升4倍。

(原标题《聚焦中山工改|向存量要空间,中山向低效用地“宣战”》)

编辑 (冻结)刘桂瑶审读 吴剑林审核 冻结-党毅浩,新闻网-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