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头条 | “猫咖”虽解压却也存隐患!“教科书式”经营指引来了

晶报
2021-08-11 14:42
摘要

近两年,“撸猫”成为一种新风潮。同时兴起的还有“猫咖”,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撸着小猫,岂不快哉?但其实,“猫咖”也隐藏着一些看不见的隐患。近日,上海就制定了猫咖“教科书式”经营指引。

近两年,“撸猫”成为一种新风潮,许多都市男女纷纷晋升“铲屎官”,基本人手一只猫。同时兴起的还有“猫咖”,它的诞生让许多年轻人满足了既不用养猫又可以撸猫的“云养猫”心理。想想看,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撸着小猫,岂不快哉?但其实,“猫咖”也隐藏着一些看不见的隐患。

●“猫咖”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猫花园(Cat Flower Garden)是世界上第一家猫咖,于1998年在中国台湾台北市开业。因其猫数量众多成为奇观,逐渐在爱猫的消费者中形成口碑。后来更是传到了日本,引发了第一波“猫咖啡潮”,也成为全球不同城市中“猫咖啡潮”的开端。

如今这种经营模式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成为了一种时尚,近几年中国一些大城市也出现了很多猫主题咖啡厅。

2015年, 日本经济学家发明了一个新词:“猫咪经济学”。“猫咪经济学”是指不管经济多么困难,大众对猫及其相关产品的热情永远高涨,只要商家用对猫咪,就能吸引关注从中获益。调查显示,中国养猫的人群中,将猫作为孩子和家人看待的用户占比高达80%以上。这意味着,猫咪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传统的猫粮、猫咪用品外,猫咪咖啡店、猫咪寄养、猫咪殡葬服务、云养猫APP等都成了新兴热门的产业。北上广深都是移民城市,很多人喜欢猫但却不具备养猫的条件,于是,“猫咖”悄然兴起。

●“猫咖”是都市人放松解压的一种途径

这几年来,爱猫的人越来越多了。养猫越来越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对于没时间或没条件养宠物,但又想撸宠物解压的人来说,早期“云吸宠”是他们解压的一种方式。当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云吸宠”时,猫咖、狗咖等宠物咖啡馆应运而生,满足这个群体线下撸宠的需求。

《2020年宠物行业蓝皮书》显示,2020年全国宠物犬猫数量达到10084万只,同比增幅1.7%,其中宠物犬数量下降5.1%,宠物猫数量增加10.2%。尽管2020年宠物行业消费规模的增速出现短暂回调,但消费需求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不会改变,新的市场机会也在不断出现。

现在很多年轻白领想养猫,但工作压力大没时间;或者小孩子想养,家里人不让,猫咖正好可以给爱宠人士很好的互动体验。

● 网红猫咖馆背后也存在隐患

近年来,宠物咖啡店人气一直高居不下。绝大多数的宠物咖啡店除了拿小动物们做卖点以外,更让人心动的是顾客到店能和小动物们亲密接触。然而这些温馨又“可爱”的画面背后,也隐藏着很多隐患。

日前,一位昵称为“sccggbb”用户在某APP平台的店铺上评论,称自己和男朋友到猫咖消费时,男朋友被猫抓伤的经历。而近年来,宠物咖啡馆猫咪抓伤顾客事件也时有发生。

该怎么管?

● 上海制定猫咖“教科书式”经营指引

8月10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徐汇区市场监管局获悉,对于撸宠店这一新业态,今年上半年前后研究了几个月,制定出一份《徐汇区“宠物互动体验馆”规范经营指引》,被业界称为“教科书式”经营指引。

而科学审慎的“放管服”,贯穿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商事制度改革全程。近日,徐汇区市场监管局牵头的“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也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区。

执法人员告知撸宠店经营者指引事项。本文图片均由 上海徐汇区市场监管局 提供

在上海,如今撸宠店已不陌生,这里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解压、小朋友玩耍的去处。

不可否认,这一新兴业态存在着动物防疫、人身伤害等安全风险。2020年以来,仅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就接到10余起相关投诉举报。而针对这一行业,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无专门的规范要求。

对这一新业态,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开始了一次“自找麻烦式”的探索。在局长俞晓红看来,既不能让新业态野蛮无序生长,更不能“一管就死”卡住行业发展,“怎么样放得到位,怎么样管得高效,怎么样去推动点上的一些创新,普惠更多的企业,形成机制,让这一类问题一起得到解决。”

一个多月里,监管干部走进各种各样的“撸宠店”,咨询爱狗爱猫人士,看门道说行话。在制定指引过程中,集合市场规范、消费维权、审批注册、食品监管和政策法规5个科室的专业力量,从不同角度给出意见。

2021年6月,《徐汇区“宠物互动体验馆”规范经营指引》经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下发辖区内各撸宠店。

这份指引把安全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比如,指引要求:

经营者用于宠物互动体验的动物应当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强制免疫,并具备合法动物来源凭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对动物进出场应做好相关台账记录,确保记录真实、有效,记录保存两年以上。对于猫、狗等动物应按规定接种狂犬疫苗,并定期进行体内体外驱虫。在指引的附件部分,甚至附有《犬猫驱虫频次参考建议》。

经营者应当根据动物的脾气习性等特征,制定相应的安全注意事项说明,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并在消费者消费体验之前明确告知。

经营者在经营场所内同时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除应依法获得相关食品经营许可外,还应当将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和宠物活动场所分开,避免动物接触食品。

及时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消费者合法诉求。

(原标题《健康头条 | “猫咖”虽解压却也存隐患!“教科书式”经营指引来了》)

编辑 陈晓玲 高原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李林夕 郑蔚珩


(作者:晶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