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 17+1 "防疫检查点于 3 月 15 日 0 时正式撤岗,为全区疫情交通管控工作画上了句号。在这段期间,龙岗中心医院医务人员分别在深汕高速两个服务区和龙岗收费站检疫点 2 个检疫点坚守了 47 天。据统计,该医院出动医务人员 600 人次,实行 24 小时不停歇的值守,累计排查车辆 52 万车次,排查人员 150 万人次。这群可敬的战疫守路人为大家舍小家,不畏严寒,不怕风雨,披星戴月,默默地守护着龙岗人民的生命健康。
检疫点负责人之一赖连枪需要 24 小时全面负责检疫的各项协调工作,他的手机一直都不关机,随时准务处理各类突发情况。他介绍,因为担心睡的太沉听不见电话,每天睡觉前总要把手机铃声和微信的音量调到最大,才能安心。但是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家人和小孩有好几个晚上被急促的电话铃声和微信的叮当声吵醒。为了减少对家人的干扰,赖连枪后来选择一个人睡在小书房,一直到防疫点撤岗。
蓝宇萍是体检科的护士,一直在高速路口参与检疫工作,在医院体检科 3 月 5 日助力企业复工恢复体检服务后,她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除了每周一至周五上下左右常上班外,她又主动报名参加周六周日的检疫工作。当同事劝她休息的时候,她说:"没问题,我还挺得住的,特殊时期嘛,为医院为市民多做点事应该的!"她的回答干脆利索,毫不犹豫。
康复科主任李良平是一民老党员,在疫情还没发生之前,他就回了老家探望年迈的父母。当接到科室的召回通知时,李良平立即购买回程车票,火速赶赴战疫前线。他从服务区设点开始就一直奋战在前线,不畏寒冷不惧风雨,默默坚守。
接到医院发布的志愿者征集通知后,康复科支部委员韩冰说:我是男同志,我先上。"正月初四,夜间的高速路口,风特别大,温度降至 8 ℃,韩冰裹上军大衣毅然投入了紧张的排查工作。高速检疫点是 24 小时分班执勤,所以上班下班经常会在零点或者凌晨 4 点,由于韩冰的家离单位近 40 公里,轮到凌晨 4 点接班的话,就得 2 点就得从家里出发。但他说:"深圳市是一座美丽而年轻的城市,多少人守护者她的宁静,夜深人静下岗时,心中也有一丝自豪。"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作为一名党员,无愧于白衣逆行者的称号。
体检科主任赵燕从一开始就主动报名参加检疫工作,并且身先士卒,冲锋在最前线。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了一个科室带头的的责任和担当。当同事建议应该把她工作感人的细节记录下来的时候,她说"工作完成了就好,不需要宣传,我们现在体检工作刚启动,确实很忙,没有时间花在其他方面了"。由于工作需要,赵燕带领着她的体检科团队从卡点撤回后马不停蹄地转战至医院的体检岗位上。
龙岗中心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高速服务区检疫点,前一阶段以体检科为主的团队医务人员不畏艰苦和严寒,日夜坚守。后一阶段以康复科为主的团队继续接力,奋勇抗疫。除了他们,还有来自眼科、甲乳科、皮肤科、眼科、口腔科、介入科、中医科的医护人员,以及司机班和物业公司的员工,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不计私利,舍小家为大家。用行动共同谱写了一曲英勇的战疫之歌。
47 天以来,检疫点的龙岗中心医院医务人员严防死守,反复检测,反复校正,做到不漏网一个,不误测一个,不误报一个信息。在工作上做到有条不紊,调度有序,防护到位,精准交接,取得了安全事故为零,交叉感染为零的骄人成绩,为这次检疫工作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苗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