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浙江省永嘉县查处了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案件,报道涉及有非法中介组织以深圳为据点进行“采血送港鉴定”违法活动。11日,深圳市卫计委通报了事件的查处情况以及深圳市打击“两非”的有关情况。据悉,过去的一年,深圳各口岸单位共拦截14批次计划送港鉴定胎儿性别的血液样本。
据市卫计委通报,目前,央视报道提及的深圳中介"深圳康健公司"已被公安部门取缔。2015年12月22日,浙江省永嘉县公安部门在深圳警方的配合下突袭了该案涉案人员在深圳市罗湖区设立的公司窝点和骨干成员聚集窝点,当天查获骨干成员11人,起获了电脑、宣传资料、账本等大量证据。现已刑事拘留75名犯罪嫌疑人,其他涉案人员正在进一步追查之中。
深圳高度重视"两非"(非医学需要的胚胎、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集中整治工作。针对近年来出现的非法从事采集孕妇血液样本送香港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现象,深圳市专门成立了由公安、边防、海关、交通运输、邮政等多部门参与的治理小组,协作查案,形成了打击"两非"的联动机制。
全市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日常监督和不定期突击检查结合,保持打击"两非"的高压态势。除"专项行动外",各部门还将打击"两非"和"关爱女孩"的有关内容纳入部门日常工作的范畴,如建立信息快速通报制度,各部门及时反馈查处情况,全市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将监查各卫生机构的"两非"行为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列入其日常工作的内容,使得打击"两非"违法行为的执法行动成为工作常态。
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期间,全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打击"两非"行动中共出动执法人员12138人次、车辆3668车次,排查医疗保健机构4605间次。全市查实"两非"案件1宗、未经许可擅自开展终止妊娠手术11宗、超声医学执业人员资质不合格2宗、其他违法行为1宗,共执行警告7家,罚款13家,罚款金额合计20.15万元,没收104.8752万元,罚没款合计125.0252万元。深圳各口岸单位共拦截14批次计划送港鉴定胎儿性别的血液样本。
其中,龙华区卫生监督部门查处民治辖区住宅区内组织孕妇进行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窝点,根据相关证据,认定涉案人杨某于2014年4月8日-2016年4月7日间,组织272名孕妇抽血赴港进行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对其处以罚款30000元,没收违法所得1037800元的行政处罚。深圳市卫生监督部门同时对合法经营但存在问题的机构,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形成了打击"两非"的高压态势。
深圳市自2014年起对举报"两非"的行为奖励5000元。为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深圳市卫生计生委会同深圳市财政委修订了《深圳市非医学需要的胚胎、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举报奖励办法》,于2016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市民发现以下行为均可通过来电、来信、来访的方式向深圳市、区卫生监督部门举报:一是利用超声技术、染色体检测或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胚胎、胎儿性别鉴定;二是实施手术或使用药物为孕妇进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三是组织、介绍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胚胎、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
下一步,深圳市将强化对"两非"行为查处力度,尤其对非法中介组织以深圳为据点进行"采血送港鉴定"违法活动大力打击。卫生计生部门将与相关部门建立经常性信息通报制度,形成良好沟通协作机制,为打击"两非"行为提供有效手段。
【读特新闻+】
"两非"行为怎么罚?
《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50条规定:
组织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胚胎、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属国家工作人员的,给予开除处分。
《深圳经济特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41条规定: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实施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机构,由区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2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0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实施人工终止妊娠的机构,由区主管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5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前款规定的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除按照前款给予处罚外,给予开除处分。
编辑 姿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