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港齐飞 深圳加快打造国际化大都市

记者 曹崧
2017-01-11 16:26
摘要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筹)奠基并获批设立,深圳技术大学一期工程破土动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一系列国内知名高校与深圳签约共建深圳校区……

90fba69c469d199350bf01

太子湾邮轮母港

2016年10月31日,可停靠22万吨豪华游轮的蛇口太子湾邮轮母港正式启用,深圳由此昂首跨入“大航海时代”。

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海上门户”,深圳是华南地区重要的邮轮母港城市,海港建设也成为提升深圳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城市形象、联通世界的桥梁之一。

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城市,深圳未雨绸缪,逐项突破空港建设发展瓶颈,激发新产业新活力,创造经济新动能。包括“邮轮母港经济”等创新实践,向外界展现出深圳国际化的脚步逐渐加快,带给人们巨大的期待与想象。

90fba69c469d199350bf02

太子湾邮轮母港开港仪式

深圳开启邮轮时代

2016年11月12日,建设多年的太子湾邮轮母港正式开港。次日,丽星邮轮“处女星”号载着1500多名乘客首航驶往越南,深圳的邮轮时代也正式揭幕。

从地理位置来看,太子湾邮轮母港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带,与澳门、香港、广州、珠海等构成一小时生活圈,也是华南地区唯一的集“海、陆、空、铁”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邮轮母港。

资料显示,母港规划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母港有3个邮轮泊位,包括22万GT邮轮泊位1个,12万GT邮轮泊位1个,2万GT客货滚装泊位1个,另外还有客运码头3座共计12个泊位,包括10个800GT泊位,以及2个中转调度泊位,目前全球最大的邮轮都可以在这里停靠。

母港完全建成后,将形成客运枢纽、历史文化博览、文化艺术表演、会议展览、宾馆、酒店配套、商务办公、商务公寓、餐饮、商业、娱乐配套以及欢乐岛海上活动、庆典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海滨休闲、游览及商务活动的综合国际社区。据悉,太子湾邮轮母港未来将与香港启德码头、广州南沙港形成珠三角邮轮经济带,华南地区的邮轮航线将更加丰富。

据有关机构预测,2020年邮轮出行游客量将达到500万人次,2030年将达到1000万人次,以此计算,未来10至15年,中国邮轮旅客量大约需要200艘邮轮,整体能拉动约5000亿人民币的经济规模,发展邮轮经济对一个城市GDP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招商蛇口总经理许永军则表示,被视为漂浮在海上的黄金产业的邮轮产业拥有巨大的带动效应,太子湾邮轮母港将政府、企业和各类资源协同起来,推动产业的流动和升级,助力深圳邮轮产业的科学发展。

业内人士分析,蛇口太子湾邮轮母港是深圳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平台,将有助于推动国际商贸、旅游、文化交流的互联互通,提供新的产业支撑,助推深圳发展高质量的湾区经济。通过在邮轮产业试点,也将积极开展激励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加速深圳融入全球邮轮市场,将邮轮经济打造成为深圳的“国际名片”,推动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打造新的对外开放窗口。

90fba69c469d199350bf04

“处女星号”邮轮

19条洲际航线密集开通

双港齐飞是深圳连通世界的双翼。邮轮母港开通的同时,深圳机场的国际化战略也进入真正的收获期。

2016年12月29日,深圳第5条洲际航线“深圳-奥克兰”航线正式首航;12月31日深圳—清迈国际航线也随之开通。一年时间内,深圳机场不仅一举 实现了欧美澳直飞,新开国际航线数在国内主要机场也位居前列。

2016年,深圳迎来一波密集的国际航线开通潮,得益于机场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国际航空枢纽定位的提升,以及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仅去年上半年,深圳机场就先后开通了深圳至东京、迪拜、悉尼、洛杉矶及法兰克福5条国际航线。其中新开的深圳—悉尼、深圳—法兰克福两条直飞洲际航线在开航之初的市场培育期,平均客座率即接近六成。全年统计来看,新开及加密国际客运航线19条,国际和地区航线旅客吞吐量达285.93万,国际航线平均客座率接近八成,显示了深圳在国际直飞航线方面的潜力和市场需求。

目前,深圳累计开通的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共达27条,连通世界各地26个城市。国际航线增多极大方便了市民出境旅游、海外留学以及商贸往来,国际业务的快速发展也给深圳机场带来了新的客流增量,深圳机场2016年国际及地区旅客量达到285.93万人次,其中国际旅客量达到222.68万人次,同比提升34%,大大加速了深圳国际化进程。

民航干部学院教授邹建军曾在接受采访时高度评价深圳机场去年以来国际航线取得的突破。他表示,深圳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国际间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频繁,国际航空需求旺盛,深圳机场有能力也有必要开通更多的国际航线,走国际化发展战略,空港枢纽建设也将更加契合深圳的城市定位。

记者了解到,未来深圳机场还将进一步加大国际业务拓展,加快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实现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超过550万人次,充分发挥空港国际门户作用,更好地满足深圳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

国际化进程再上新台阶

“国际化”是始终不渝的“深圳梦”。以国际门户机场和国际邮轮母港通道建设为重点, 以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发挥战略支点和核心引擎作用为契机,2016年深圳在加速国际化进程中也迈上了新台阶。

去年上半年,深圳外贸进出口值为11877.1亿元,其中出口7123亿元,稳居全国大中城市外贸出口首位。累积来看,深圳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机构5000多家,是中国对外投资最活跃的地区。

作为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深圳前海“引进来”和“走出去”均成效明显。去年1-10月,前海蛇口片区合同利用外资占全国自贸区总量的42.5%,在全国自贸区中排名第一,分别是上海自贸区、天津自贸区、福建自贸区的1.9倍、2.6倍、5.0倍。实际利用外资位列全国自贸区第二,占全国自贸区20.9%、全市的56.9%。共有来自“一带一路”的64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投资兴业,设立企业4596家,投资总额3699亿元。

城市国际化,教育要先行。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深圳国际太空学院、华南理工-罗格斯大学深圳创新学院、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等一批特色学院签约落户。目前,全市共聚集了近30所境内外优质高校在深办学,400多所中小学与国外学校建立友好关系,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达到7所。

国际化高端人才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在《措施》引进海外人才政策落实方面,市人社局修订发布《深圳市出国留学人员创业前期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提高海归创业补贴;修订发布《深圳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2016年版)》;开放人才园举办8期“海归人才智路演”“创业大讲堂”等系列公益活动。据统计,2016年前三季度,我市引进海外留学人员7478人,已经超过2015年全年总量。

始终立足全球发展大格局的原则,深圳正打开一扇扇通往世界的大门,以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城市创新发展,以更为宽广的国际视野,全面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努力探索出一条既具有“深圳特色”又可引领全国城市对外开放合作的新路。

编辑 刘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