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致远,三清山,瓷杯一对,直径15cm。
岭南画派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独特门派。2014年以来,岭南画派作品多次以过千万元成交,说明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开始关注和认识到“岭南画派”潜在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岭南华彩——高励节、刘致远作品展”将于本月10日在深圳美术馆展出,观众可以从岭南派传人高励节、刘致远的作品中一窥这一画派的风格与特点。借此机会,记者日前专访了刘致远。谈到岭南派的可持续发展,他认为,要遵循岭南派大师高剑父的“折衷中外,融合古今”的教导,从大自然中学习,多写生多创新。
刘致远。
刘致远于1951年出生于广州市海珠区龙道尾,自小便跟随父亲学习国画、陶瓷制作及彩绘,更得到父亲的悉心传授其心得。其父亲刘群兴是岭南画派高剑父的首徒、亦为广彩大师丶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第一期会员丶省轻工业厅陶瓷工程师。
刘致远1982年移居香港,一直坚持国画与陶瓷的创作,更能将国画之渲染运用到陶瓷之上。他亦多次参加国际展览、包括广东省彩瓷精品展、2002年于加拿大多伦多举办岭南名家刘群兴师生作品展、于澳门圣若瑟大学举行个人展览、于广州市文史馆丶海珠海外联谊会于广东民间博物馆主办举行之《辛亥革命百年──广东博物商会百年后的广彩陶瓷的延续》展览中参展、及以香港代表身份参与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活动等等。
刘致远在创作。
与岭南派渊源颇深
岭南画派是指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地域画派。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刘致远与岭南派的缘分要从他的父亲与高剑父之间的交情说起。他的父亲刘群兴是岭南画派高剑父的徒弟,其弟高奇峰的私塾同学,他们自小便是一起长大,彼此之间亲密无间。
后来刘群兴因家贫辍学,到一间刻画玻璃店做学徒,从事彩瓷生产。刘致远回忆道,“当时,几个人住在隔壁的街道,屋头和屋尾都是相通的,我爸爸就请高剑父教他画画。高剑父让他勾勒树叶,一般人要勾勒六个月,但是他悟性很高,三个月就可以了,所以高剑父很愿意教他。”
刘致远从小受父亲以及周围叔伯的影响对绘画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八岁时他正式跟随父亲开始学画。父亲对他的艺术生涯打下深刻的烙印。在此次展览中,除了展示他的61件陶瓷作品,20件国画之外,他还特地展出了他父亲所创作的三件手稿。其中包括刘群兴的陶瓷作品《唐明王击球图》。该作品在1915年参加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时更获得金奖,从而带动广彩出口的数量大增。除此之外,还有1915年、1973年创作的手稿。
“通过这些手稿,可以看到岭南派的传承关系”,刘致远告诉记者。更让人感动的是,此次展览是他与高剑父之子高励节的双个展。“高励节是我从小玩到大的朋友,这份情谊我很珍惜,历经这么多年能延续下来也是不容易”。在这次展览中,有一件作品十分特别,是刘致远与高励节以及高励节的母亲翁芝一起创作的一件作品。他们三人所创作的四件作品,三件已经被收藏了,剩下这一件对刘致远有着独特的意义。
主张岭南派既要师法自然又要创新求变
除了笔耕不辍的创作之外,刘致远还担任景德镇学院、湖南工程学院客座教授,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他坦言自己喜欢教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岭南派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与此同时,通过自己对岭南派发展的一直以来的观察,他也有感于当下岭南派的“后继无人”。分析原因时,他认为,现在很多画家并不能静下心来去创新去创作,往往急于求成,去赚块钱。
众所周知,“岭南画派”注重写生,融汇中西绘画之长,以革命的精神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改造中国画,并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特色,创制出有时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气氛酣畅热烈、笔墨劲爽豪纵、色彩鲜艳明亮、水分淋漓、晕染柔和匀净的现代绘画新格局。
如何将这一格局在新时代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刘致远认为,要谨记高剑父先生主张的“折衷中外,融合古今”。既要用传统国画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要从西画中学习。“高剑父一直主张师法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大自然是千变万化的,一棵树乃至一块石头都有独特的一面,值得我们去多去琢磨,多去思考。我希望岭南派的后人多听高剑父先生的话,把岭南派发扬光大。”
呈现广彩璀璨魅力
在光洁如玉的瓷器表面,运用合适的力道、提笔结合技法精心描绘种种图案,或是色彩缤纷、花团簇拥,或是清素淡雅、祥云飘扬,便是刘致远每天的工作。
广彩,广彩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亦称“广东彩”、“广州织金彩瓷”。指广州烧制的织金彩瓷及其采用的低温釉上彩装饰技法,在各种白瓷器皿上彩绘而烧制而成的汉族传统工艺品。
刘致远介绍说,广彩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为特色,犹如万缕金丝织白玉。它始于明代的广州三彩,到清代发展为五彩,并在乾隆年间逐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与广彩结缘也是与岭南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刘致远说,“当时岭南画派以国画的形式入瓷,西洋人特别喜欢中国的国画。我们1926年画的一只大碟,也是外国人收藏的。当时瓷器的订单是外国人给图样,他们制造后又运回欧洲销售,以前的笔画很细腻,很有时代的气质。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他们都是名人,东西去到欧洲就非常好卖。”
对刘致远而言,广彩与众不同的美丽,不仅因为他那种历经岁月、激情依旧的执著,还因为广彩的独特――至今发展已有三个世纪的广彩,脱胎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陶瓷艺术,顺应中外贸易日渐兴盛的趋势,融合西方元素的特徵,形成中华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
编辑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