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上午,2021年光明文明大讲堂系列讲座(第2讲)在光明区公共服务平台一楼会堂开讲。本次讲座以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开展,邀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特区问题研究专家陶一桃授课。区领导吴志伟参加活动。
2021年光明文明大讲堂系列讲座(第2讲)开讲。
当天,陶一桃以“‘十四五’规划中粤港澳大湾区三大使命制度的创新意义”为主题,从粤港澳大湾区的三个使命入手,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及其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地位、意义进行深刻剖析。她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由最大的中国组装走向最大的中国制造,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的大脑”,承担着粤港澳分享发展共同繁荣的特殊责任与国家使命,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能量释放源”。
“湾区经济对中国而言绝不是简单的区域经济学的概念,而是一个足以带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迈向深入的政策增长极。”陶一桃说,粤港澳大湾区与特区、自贸区一样,都担负着不同发展时期所赋予的不同使命,甚至可以说,它是一个更大区域的经济特区。“十四五”规划中对粤港澳大湾区三重使命的赋予,进一步证明了粤港澳大湾区将担负起探索与率先发展引领中国社会深化改革,促进中国社会由政策开放走向制度开放、由外向型经济走向开放型经济的制度创新的使命。
据了解,陶一桃教授长期从事中西方经济思想与理论研究,研究领域涵盖经济史、制度经济学和经济文化研究等,近年来致力于对中国改革开放史、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的研究。陶一桃教授共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230余篇,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
据悉,光明文明大讲堂系列讲座将持续开展,向市民提供更多喜闻乐见、内涵丰富的文明大餐,推动光明高质量高颜值发展。
(来源:宝安日报 )
编辑 刘思凡 审核 谭凤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