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惠阳去看看一名香港青年如何让“小蚯蚓”成为“大产业”

南方+
2021-07-29 21:46
摘要

李嘉林原本是香港第一批持证水上直立板教练,从2013年开始,他走上了有机农业创业之路,回到老家惠阳,每天与蚯蚓、牛粪为伴,专注“变废为宝”的生意。

来自广州增城奶牛场的牛粪,经过100多公里的运输,来到位于惠州惠阳的蚯蚓养殖场。牛粪经过发酵,成为蚯蚓繁殖的“温床”,而蚯蚓的生长又加速了牛粪中养分的分解和转化,使它成为高效绿色的有机肥。

这个蚯蚓养殖场,是85后香港青年李嘉林在老家惠阳的创业成果。

李嘉林原本是香港第一批持证水上直立板教练,从2013年开始,他走上了有机农业创业之路,回到老家惠阳,每天与蚯蚓、牛粪为伴,专注“变废为宝”的生意。2019年,李嘉林注册成立了广东惠州市紫电生物科技发展研究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粤港澳大湾区新农人。

变废为宝

把蚯蚓粪有机肥推向市场

在惠阳良井镇霞角村的水田间,有一片大约30亩的场地,这就是李嘉林的蚯蚓养殖基地。在连片的大棚下,几十条“田垄”上盖着遮光膜,薄膜下是掺有豆渣的牛粪——这正是蚯蚓生长的“温床”。掀开薄膜,拨开粪堆,几乎闻不到任何臭味,只见一群群蚯蚓在蠕动。

空地上,一台圆筒状的蚯蚓分离机在不停地转动。工人将经过蚯蚓分解、排泄过的牛粪铲进分离机一端,随着滚筒不断旋转,前端的滤网会筛出蚯蚓粪有机肥,蚯蚓也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一旁的塑料筐中。

每天下午是李嘉林最忙碌的时候,他和工人一起把分筛出来的蚯蚓装盒,最后成箱打包好准备晚上出货。这些蚯蚓将直接被送到渔具店和钓鱼场,实现生产商和零售商的直接对接。如今,在市场价格维持在2元一盒的行情下,李嘉林的蚯蚓由于“个头大”,仍能卖到2.5元一盒,而且还可以占据全广东省10%左右的市场份额。

除了畅销的蚯蚓,经过分离机分筛出来的还有另一个“宝贝”——蚯蚓粪有机肥。“牛粪经过蚯蚓消化、排泄后,腐殖酸这类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质含量很高,能起到抗病、增产的作用。”李嘉林说。

良井镇前锋村的新农人杨玉安就是这些蚯蚓粪有机肥的受益者。杨玉安是在一次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训上认识李嘉林的。他听说李嘉林那里有蚯蚓粪,刚好赶上西瓜的座果期,他便决定先用几百斤试一下。“结果,不到一个星期就看到效果了。”

杨玉安说,用了蚯蚓粪,不仅叶子变得又黑又亮,果实口感也更甜了。“而且,原来从农资店购买腐殖酸、黄腐酸钾等水溶性有机肥料,一亩地需要300—400元;现在用蚯蚓粪,一亩地只要100—200元。”如今,杨玉安的种植园一直在使用蚯蚓粪育苗和施肥。

不过,比起蚯蚓,蚯蚓粪有机肥市场认可度还不太高。“传统的观念认为不臭就没有肥力,蚯蚓粪虽然不臭,但其实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类有机质。”李嘉林说,最近他正在筹备办理有机肥料登记证,为蚯蚓粪有机肥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试多一下

从四斤蚯蚓开始摸索科学养殖

一名香港青年,在惠州靠“铲牛粪”闯出了一番天地,并非一路坦途。

李嘉林养蚯蚓,其实也是无心插柳。李嘉林的父母在老家惠阳开工厂,李嘉林看好火龙果的市场,便打算追随父亲的脚步,在惠阳承包一片土地搞种植。“但是如果只是种火龙果终究要‘烂市’,所以要有一个卖点,那就是有机农业。”李嘉林说。

如何搞有机种植?李嘉林在香港的老师曾赞安帮他指了一条路:用蚯蚓培育有机肥。李嘉林介绍,曾赞安是他好朋友的父亲,也是华南农业大学的博士、香港有机认证中心的创办人,李嘉林正是在他的启蒙下涉足有机农业领域。

不过,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李嘉林如今养殖蚯蚓的经验与方法,是他反复试错,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摸索出来的。

最开始,李嘉林躲在他父亲工厂宿舍的一个小房间里研究。“当时完全不懂,先买了四斤蚯蚓试一下,结果蚯蚓全部跑出来死掉了。”创业初期,李嘉林不断碰壁:蚯蚓为什么会死掉?蚯蚓应该吃什么,喂多少合适?蚯蚓繁殖率低怎么办?

这个时候,李嘉林便会向曾赞安请教,得到的回应却基本只有一句话——“试多一下”。李嘉林一度觉得老师在捉弄自己,后来,他才慢慢明白,“试”才是最好的答案。

就这样,李嘉林不断试错,一点点摸索到科学养殖蚯蚓的方法。他慢慢从四斤蚯蚓增加到一两百斤蚯蚓,终于从工厂宿舍走到了外面。“大概试了一年多,我直接拉回十吨牛粪倒在工人宿舍旁的空地上,有些新来的工人都被熏走了。”李嘉林这才决定专门找场地来养殖蚯蚓培育有机肥。

2017年,李嘉林在惠阳平潭租了10亩地养殖蚯蚓。令他没想到的是,最先引爆市场的却是蚯蚓。“蚯蚓繁殖很快,有机肥形成后,要筛掉其中的蚯蚓。”李嘉林说,为了出售多余的蚯蚓,他开车到周边的渔具店和钓鱼场挨家挨户推销,没想到大受欢迎。因为蚯蚓养殖利润可观,他放弃了种植火龙果的念头,又在良井租下现在这30亩地,拓展蚯蚓养殖。

回忆起最初的创业经历,李嘉林很感谢老师让他“试一下”。“如果老师每一次都告诉我应该怎么办,我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能独立处理蚯蚓养殖上的所有问题。”他说。

挑战更高

注册香港青农会为青年提供交流平台

“即便再扩大五倍蚯蚓的产量,销路也不愁。”

“我已经跟平潭机场谈好了,将来可以通过空运把蚯蚓卖到全国各地。”

“等到8月底机构可以出化验报告,我就可以去办理有机肥登记证。”

……

七八年来,李嘉林一直不敢停下创业的步伐,他说“最怕过去那种没有挑战的感觉”。

原本,李嘉林在香港帮家里打点生意的时候,会兼职划龙舟和玩水上直立板。“平时会教一些学生玩直立板,每个小时600元。”李嘉林说,那时候他感觉“很爽、很享受”。有一天,他突然开始害怕那份安逸:“这样就浪费了我划龙舟锻炼的意志力,我应该再挑战更高难度的东西。”

李嘉林因此走上了有机农业的创业之路。如今,他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养殖的蚯蚓年产值能达到190万元。此外,每年还能产出1000吨左右的蚯蚓粪有机肥。这样的成绩,反倒让他再焦虑起来:“我现在又有那种感觉了。”

李嘉林需要不断挑战。为此,他报名参加了今年的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参赛项目是“蚯蚓多孔粪粒电池新材料”。这是李嘉林和惠州学院引进的台湾教授吴信达合作的项目,计划将蚯蚓粪进行碳化,利用其作为碳材料应用在电池领域的项目。“本来我等于是一个农民工,养殖蚯蚓、生产肥料没有科技成分,如果项目成功,不仅能增加蚯蚓养殖的科技含量,还可以延伸产业链。”李嘉林说。

作为惠州市青年联合会委员,李嘉林希望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交流尽绵薄之力。去年底,李嘉林在香港成功注册香港青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会(简称“香港青农会”),并正式开始运作。他希望可以通过香港青农会,将从事现代农业的香港青年汇集在一起,带动更多年轻人在粤港澳大湾区有机农业领域创业、就业。

李嘉林透露,他打算依托香港青农会,在惠州成立香港青年农业创业基地,为大家提供创业交流的平台。他希望通过联动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香港有机农业生态研究协会等资源,为在有机农业领域创业的香港青年提供农业知识培训、生产指导等服务,帮助香港青年更好地融入大湾区。

(原标题《惠州融湾入圈故事⑦|一名香港青年如何让“小蚯蚓”成为“大产业”》)

编辑 (冻结)刘桂瑶审读 韩绍俊审核 冻结-党毅浩,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