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下称“执法办”)联合西田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厨余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全面推进公明街道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提高生活垃圾治理水平,促进辖区生态文明建设。
“厨余垃圾应当沥除油水,去除食品包装、餐具制品、大块骨头、贝壳等杂质,并在指定时间段投放至专用收集容器。”“另外要注意!使用一次性收纳袋装纳的,应当将收纳袋另行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活动中,工作人员耐心地向餐饮单位宣传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讲解厨余垃圾处理不当的危害和后果,宣传规范处置厨余垃圾的重要意义。工作人员再三强调,根据《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对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且拒不改正的单位罚款5万元,情节严重的罚款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因此务必将剩饭剩菜、蛋壳、菜帮菜叶等厨余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由专业企业专车运输,实现资源化利用。
据悉,“餐厨源分类”是公明街道和第三方公司共同开发的小程序,纳管全街道1465家餐饮门店、食堂,执法办工作人员通过“动态监管+上门督导”相结合,督促未在“餐厨源分类”小程序注册的餐饮门店、食堂尽快完成注册。目前“餐厨源分类”的推广使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有1287家完成注册登记,注册率达87.84%,辖区大厨余日均收运量增加,厨余不分类、不收运情况有效减少。
“公明街道将加大对厨余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加强对厨余垃圾的执法检查,不定期开展联合整治,确保厨余垃圾收集、运输、处置规范有序开展。”公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公明街道将“三小场所厨余垃圾分类”纳入街道重点工作,加强对公明街道辖区大厨余产生到收运处理环节的监管,进一步推进街道垃圾分类工作。
编辑 刘思凡 审核 汪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