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旅行不尝尝各国的美味甜品怎么行?但是你知道甜品背后的故事么?
意大利の提拉米苏
提拉米苏已经的意大利的甜品代名词。提拉米苏的意思是“带我走,拉我起来”。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一种叫做Zuppa del Duca的西北方甜品。当地人采用Mascarpone cheese(马斯卡彭芝士)作为主要材料,再以手指饼干取代传统甜点的海绵蛋糕,加入咖啡、可可粉等其他元素。
ღ爱情版
一个意大利士兵即将开赴战场,可是家里已经什么也没有了,爱他的妻子为了给他准备干粮,把家里所有能吃的饼干、面包全做进了一个糕点里,意为带我走,那个糕点就叫提拉米苏。每当这个士兵在战场上吃到提拉米苏就会想起他的家,想起家中的爱人。
♂公爵版
据说提拉米苏原来叫公爵的甜羹,因为这道甜点是为Medici公爵三世发明,深得公爵喜欢,随之开始风靡宫廷。但“公爵的甜羹”如何演变成Tiramisu,就不得而知了,至今没有一个有理有据的说法。
意大利の潘妮朵尼
Pandoro 和Panettone 并称为意大利 “圣诞双杰”, 是意大利人节日餐桌上绝对不可缺少的节日糕点。
相比洒满糖霜的Pandoro ,Panettone显得更为清甜可口。焦脆的外皮底下,包裹着各式各样的果脯,刚切开,浓郁的果香就弥漫开来,沁人心脾。将橘子皮、柠檬皮、葡萄干、奶油、蛋黄等混入面粉和水中一起拌匀,另外加上天然酵母进行长时间的低温发酵,让果香与面团充分融合。
Panettone,来自意大利米兰,是一款典型的圣诞节和新年的应节食品,它已经成为米兰这个城市的标志。
潘娜托尼的传说故事
✰厨师版
圣诞节前,米兰一位主厨正在准备一顿豪华餐宴,突然蛋糕竟然被烧成一堆灰烬,这时厨房洗碗工托尼立即將酵母、奶油、糖、香料、葡萄干及水果干等现成的原料一起混合,制作出一个巨大的面包后推入烤箱中烘烤。当这面包上桌后,竟受到食客的赞赏。
ღ爱情版
一位公爵爱上了面包师托尼的女儿,为了接近这位比面包还要美味的女孩子,公爵去了托尼那里做学徒,然后公爵就发明了这款昂贵的面包,后来跟面包师女儿双宿双栖了,为了纪念他们的爱情历程,他把这款面包命名为“托尼的面包”。
✤感人版
十四、十五世纪意大利的一个小镇里,住着一位寡妇和她的儿子托尼。母子二人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遵守主耶稣的教训,当遇到别人需要帮助时,他们从不吝啬地倾囊相助。圣诞节快到了,托尼郁郁寡欢,没有一件可献给主耶稣的礼物。托尼在梦中遇到一位天使安慰他,告诉他一种面包的做法,第二天他按着天使的指示,把家里的葡萄干等加到面包里面去,那年圣诞节前夕,托尼把面包送给镇上的每一个家庭,镇上的人称之为“托尼的面包”。
瑞士の瑞士卷
其实瑞士人对瑞士卷一脸满然,他们说自己的国家没有这个甜品。这名字就像重庆鸡公煲一样,你在重庆也吃不到鸡公煲,只是发明鸡公煲的人叫重庆而已。o(╯□╰)o
瑞士卷最先由瑞士传入美国,台湾在民国50年代由“美国小麦协会”为了推广美国的面粉,推广此类糕点到台湾,由于推广已久,在台湾是很普遍的糕点,几乎每间西点面包店必备的长青产品。它不是瑞士的特产,只不过台湾人最初发现它的地点在瑞士,因此得名。
瑞士の主显节蛋糕
也称为国王饼。来源于耶稣诞生时,三位国王一同前往伯利恒探望刚刚出生的小耶稣,为他祈福许愿。因为路途遥远,他们带了一种混有奶油的酥饼,这就是后来的国王饼。也正源于这个典故,国王饼带有了祝福和祈祷的美好意境。
在瑞士,耶诞新年假期的热闹欢乐气氛是要到主显节过完之后才算真正结束的,就好像我们的春节假期一直要等到元宵节结束之后才算是真正过完年一样。元宵节我们吃元宵过节,而瑞士人在主显节这一天都会买主显节蛋糕(Dreikönigskuchen)吃。一个七个小圆面包组成的主显节蛋糕里只有一个里面会有一个小小的圣人玩偶,谁吃到有这个圣人玩偶的面包,谁就是这天的国王或皇后,好像我们的北方人吃饺子一般。
好了,今天先说到这,期待更多的网红美食背后的故事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习编辑 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