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海报中的二维码,听袁静讲“我的战疫我的城”
2020年春节,忙碌了一整年的袁静带着女儿刚刚踏上假日出游的旅程,旅途的欢乐就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收到消息,袁静没有犹豫,说服女儿和家人,立刻独自返回深圳,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身为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二科主任的袁静不仅是深圳最早投入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之一,她还挑起了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和重症救治专家组成员的重任,负责紧急培训参加抗疫的医护人员等工作。作为科室主任,她每天都奋战在隔离病房,与医护人员讨论诊疗方案,和患者交流感受,给患者和一线医护人员传递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
疫情发生时,全院医生上阵,在对全新病毒的认知过程中,经历过非典的袁静成为大家的主心骨。她一天接200个电话、无数条微信。袁静说:“休息不好没关系,只要不出问题,尽管问。我希望他们问,担心不问出问题,因为对这个疾病我们也在不断地学习,在不断地更新认识。”
每个人的战疫
面对取消休假,所有人一句话都不多说。袁静说,科室同事本该休假的、回老家的全部主动取消;科室护士长的老爸一直都是病重躺在床上,本来是过春节要回家,也没有回去;甚至怀孕的同事也都要坚持工作,最后在同事劝阻下才调换了岗位,因为这是每个人的战疫。“感染科是一个非常团结的集体,是一个年轻人向上的、勇敢无畏的一个集体。”
握手是一种保护
身在一线,面对感染风险,但袁静坚持和病人握手。她说,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她在抗击2003年非典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别小看一次握手,这是在传递能量和关爱,让病人觉得不是被隔离,是在被保护。
精准施策 科学防治
说到深圳在新冠肺炎阻击战中的努力,袁静极为自豪,她说深圳有四个真棒:
首先,深圳是一个2000多万人的超大城市,但“科学防控”做得极有成效。
第二,深圳的出院率接近80%。深圳的出院标准非常严格,而且对出院病人坚持随访,目前情况都很好。
第三就是集中救治,所有的病人收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来,集中专家救治、集中省市的力量救治。
第四,是深圳的速度——建设“小汤山”,建得又快又好。抗疫初期,整个医院腾挪地方也十分困难,而“小汤山”一建设好就有备无患了,可以集中整个深圳市的力量来救治。来支援的专家说,深圳市的水平是国内领先的,不管是设备水平还是救治水平,深圳为全国输送了经验,给全国提供了诊疗借鉴。
相约下次,自由呼吸的旅程
女儿要考大学,袁静本来早就答应要带她去旅游,但是因为工作性质一直拖了很久,后来定了去日本。到日本第二天就收到了疫情消息,袁静马上跟旅游团申请脱团,自己买了机票就返回深圳,回来之后马上投入工作。离开女儿前袁静给她做思想工作,女儿不理解:“跑到日本这么远的地方,你还需要回去吗?”后来女儿理解了,说:“嗯,妈妈你加油吧!”
袁静说,等疫情结束之后,她最想做的事就是旅游。最好是吹吹海风晒晒太阳,享受一下清新自由的空气。
全天播出时段
08:30
11:30
14:30
17:30
19:30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