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河滩上的黑脸琵鹭群。 唐桂生 摄
▲深圳河罗湖福田交界河段聚集的黑脸琵鹭。
▲从深圳河道上起飞的黑脸琵鹭。
▲深圳河上空的黑脸琵鹭,背景是罗湖的高楼。
深圳河风光。唐桂生 摄
今年入冬以来,每天早晨都是家住深圳河畔光华园的市民唐先生最惬意的时间。拉开客厅的窗帘,晨光中的深圳河如同一条玉带在眼前流过,距离不过二三十米的河对岸的一小片滩涂上,数十只珍稀候鸟黑脸琵鹭在岸边快乐地觅食、嬉戏。
最美遇见
百余只黑脸琵鹭出现深圳河
唐先生来深已经30余年,一直住在深圳河边。这种情形,是他30多年来第一次见到。当记者近日闻讯赶到他那个可以称作“深圳河观景台”的客厅窗前时,一眼就看见河对岸站立着13只黑脸琵鹭。另外,还有近百只绿翅鸭、反嘴鹬等其他候鸟。“今天黑脸琵鹭不算多,11月中旬的一天,我自己数到过100多只。”唐先生和他的邻居们认为,这么多珍稀候鸟的到来,说明深圳河的治理确实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这一情况随即被记者反馈到深圳市治理深圳河办公室(以下称“治河办”)、深圳市观鸟协会和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得知这一情况后,他们无一例外都先惊后喜。
最佳褒奖
没有能比这个更提振士气
深圳市观鸟协会会长“James”听说此事后,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我们多年来一直在观测深圳的黑脸琵鹭,以前从来没有发现过深圳河在罗湖福田的河段有过,更别说有几十只上百只这么大的数量。”当看到记者和唐先生拍摄的照片后,“James”的眼睛立刻就亮了:“这是在哪儿?哦,这里应该是我们观测的一个盲点,我们要赶快补上!”
深圳市观鸟协会秘书长“麦茬”得知此事时正在外地出差。“是你亲眼看到的吗?”她在电话里半信半疑地问记者。在看到记者通过微信发过去的照片后,“麦茬”表示,这一段深圳河对面是香港的一大片湿地,所以很可能这些黑脸琵鹭就是从香港一侧飞过来的。
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秘书长朱珠在接到记者通报的这一情况后,同样对此感到惊奇。朱珠告诉记者,大批黑脸琵鹭出现在深圳河,足以引发更多市民对深圳河治理的关注。“说实话,不少深圳人都快忘了深圳河了。”朱珠说。
应记者的要求,深圳市治理深圳河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很快发来了深圳河治理的最新情况。“深圳河的治理工程从1995年到现在持续已经超过20年,不亲身参与很难感受这个工程的难度。这批黑脸琵鹭就是我们最好的‘啦啦队’,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提振士气的了。”
最爽生活
让河风吹入厅堂
“深圳河在中国也同样很著名,甚至比深圳出名更早。有一首传唱全球华人世界的歌曲《东方之珠》,开头两句的歌词是:‘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这里的小河,指的就是深圳河。但很多在深圳居住或流连过的人,都不曾见过这条河。深圳河,有时像一个虚幻的符号,没有人去探究它到底在哪儿,真容又是如何。人们来到深圳,喜欢看海去,极少听见有人说想看看深圳河的。我呢,却一直与这条河朝夕相对,通过它感受着大海的气息。”
这段文字的作者,是一位笔名叫“燕子”的深圳女作家,她同样在深圳河边住了30年。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真正居住在深圳河边的深圳人,才对深圳河有着更深刻的感觉。
深圳河,是国内少有的被用作城市名称的河流。它是深圳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香港最长的河流。深圳河的源头是季节性的小溪流,由滴滴雨水和山泉汇合而成。深圳河从梧桐山牛尾岭出发,自东北向西南贯穿深圳,在香港米埔附近流入深圳湾。它是自鸦片战争后深港两地历史变迁最有力的见证者,成为讲述特区故事、深港故事等绕不开的核心话题。
不过,改革开放以后,深圳河却没能和因它而命名的这个城市一样,成为活力、发展和进步的代名词。曾几何时,深圳河之臭、之脏,连鱼儿都没法生存,早已成为深圳之痛。所以,说起黑脸琵鹭出现在深圳河的事情,最高兴的就属像“燕子”一样长期住在深圳河边的这些深圳人了。的确,最近几年,他们真的可以打开窗户任凭河风吹入自己的厅堂了。
治河现状
深圳河治理重心已向兼顾水环境提升转变
“为解决深圳河两岸洪涝灾害问题,深港两地政府于1995年正式开展深圳河治理工程,并委托深圳市治理深圳河办公室进行建设管理。治理深圳河工程的投资由深港双方政府平均分摊,至今已完成治理深圳河第一、二、三期工程,已治理河段防洪能力由治理前的五年一遇提高到五十年一遇;第四期工程于2013年8月30日开工,计划于2017年7月完工,为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献礼。”“治河办”工作人员介绍说。
治理深圳河第四期工程拟治理河段全长4449米,起点位于三期工程的终点平原河口,终点位于新建的莲塘/香园围口岸上游620米,投资总概算为6.12亿元人民币,其中深方投资3.37亿元,港方投资2.75亿元。与前三期治理工程主要侧重于防洪排涝不同,第四期工程的主要目的除了防洪还加上了改善水质,主要工程项目包括河道工程、堤防工程、截污工程、重配工程、莲塘口岸交叉工程、深圳侧围网工程和景观绿化工程。该工程为深圳“十三五”重大投资项目、全市治水提质重大项目之一。
数据显示,深圳河北岸84个排放口中有15个为排污口,每天排污量约为7.6万吨。按照有关要求,相关单位或部门制定了“一口一策”的整治方案,陆续或配合完成了深圳河排放口的整治工作,确保旱季污水全部得到截流处理。目前15个排放口已有10个得到整治,剩下5个排污口也正在开展相关工作。
深圳河治理工作还加强了水面保洁项目、绿化养护及河道消杀工作。“未来深圳河治理的工作重心已逐步从过去以防洪为主向兼顾水环境提升转变,从深圳河干流治理向全流域治理管理转变,从深圳河范围向深圳河湾拓展。我们和其他市民一样,期待着深圳河早日重现‘百鸟翔集、渔歌互答’的美景。”“治河办”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来源 深圳晚报
编辑 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