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村“空降”深圳!深圳中学生五台山乡村改造后续来了
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
2021-07-19 14:21

19个深圳中学生在山西五台山做的乡村改造项目,今年初经媒体报道后曾引起大众关注,最近,这个村落概念性实践项目有了新进展,第二期项目由13位深圳中学生历时三个月完成,并于7月17日在深圳小燕·巢美术馆举办了二期汇报展。

开幕式当天,十余位来自意大利、韩国、泰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的建筑设计师和学者,以“Z世代&乡村文脉&互联网交互社会环境下的青少年教育形态”为题,举行了圆桌论坛,深入研讨五台山乡村改造项目的价值,以及国内外乡村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活化、乡村活力的提升、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等话题。

据了解,该展览将持续至7月23日结束。

▲展览开幕式上,参与项目的深圳中学生和嘉宾合影。(主办方供图)

村长:“学生们把一个建筑盖起来不容易”

“西王村自古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世世代代都住在窑洞里。有一天听说我们村盖一座房子,还是深圳来的人,我心里还是很期待的。盖成啥?去年冬天就开始动工了,从做地基开始,慢慢做起钢结构、大窗户,很气派,最后这个空间说是可以作为村里的公共空间,村里人可以在这聊天、活动、汇报,那当然是极大好事,我举双手赞成。一帮学生能把一个建筑盖起来不容易,也有特别多的意义。”西王村村长陈永亮为展览专门写来了亲笔信。

▲展览现场,西王村候车亭铺满了整面墙。(主办方供图)

老民居门窗、红土砖块、木质算盘等正在消逝的老物件,被镶嵌在各种各样现代化的建筑模型中,昭示着设计者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接续的思考。展厅里布满了靛蓝色的巨幅扎染布条,布条上印着整个乡村改造项目的图片档案。针对西王村标志性农产品——小米所设计的数十款包装方案,琳琅满目地贴满了整面墙。而整个展览的视觉设计,采用了杂粮五色——大米、红枣、小米、绿豆和红薯,以致敬乡村所代表的中国农耕文明。

▲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

据山西五台山西王村村落概念性实践项目的发起者、深圳国际小燕院长张晋君介绍,2020年年末,来自深圳国际小燕画院的19名中学生,用一次建筑实践共同在山西西王村的五台山下搭建了一座100平米的乡村公共设施,涵盖了砖构、水泥砌筑、钢构、木构、玻璃幕墙和阳光板6种不同的建筑做法,设计了16扇转轴门,并让榫卯工艺在现代建筑中重生。

张晋君告诉记者,二期项目于今年4月3日启动,13位深圳中学生李亦凡、王颢霖、阎思杰、杨昔瑗、邓皓宇、王冠斌、唐昱然、李沛函、陈雨晨、杨子川、方博文、张渟钰、何佳昱历时三个月,完成了这座乡村公共建筑的院落铺设、绿化设计,并以农产品小米的包装设计为切入点,启动了西王村的文化商业规划方案。此次汇报展览,既是二期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展,也是首次向公众展示整个“五台山乡村改造计划”的全貌。

▲二期完成了院落铺设和绿化设计(受访者供图)

整个展览采用直播连线的方式,把展览现场和五台山项目的建造现场连接起来。山西忻州阳光美术创始人、西王村项目现场总负责人柴国俊在直播中带领观众观看了整个项目的进度。

希望为乡村改造项目做示范

谈起整个五台山乡村改造项目的初衷,深圳国际小燕的三位带队老师之一李金涛介绍,西王村曾有700多年历史,随着年轻人出外读书、在大城市就业,村里300多户人家如今只剩30多人。“面对西王村,就像面对自己的父辈童年生活的地方,‘深二代’年轻人能为这个村庄、为社会做什么?这是整个项目想要去寻找的答案。”李金涛说。

▲中学生们在讨论项目设计方案(受访者供图)

国际小燕副院长罗智轩介绍,在一期项目结束之后,二期项目加入了视觉系统的设计,把西王村变成一个IP、一个标签、一个有标识性的logo。在罗智轩看来,西王村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的平凡,“它不是苗寨,不是侗族,没有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种乡村恰恰才是大部分被遗忘村落的缩影。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切实地改变西王村的现状,同时为其他的乡村改造项目做一个示范。”罗智轩说。

▲中学生们共同完成展览设计(受访者供图)

许多乡村改造项目只是热闹一阵,没有持续为整个村落带来经济、观念、思想上的彻底改变。因此,如何让村民真正受益是第二期关注的重点。针对西王村现状,二期项目为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小米设计了数十款包装。记者了解到,展览当天,这些充满设计感的包装吸引了很多观众,现场就已收到小米产品预售订单200多件。

深圳国际小燕的三位带队老师之一邹浩透露,第三期项目将继续开发玉米、红薯等其他农产品,并建立完善的文化商业营销体系,并将拓展到民宿设计、卫生系统设计,解决农村上厕所难的问题。

开幕式上,参与项目的中学生代表王冠斌、杨昔瑗和邓皓宇先后介绍了整个项目完成的过程,并分享其中的艰辛,“通过实践才发现,设计和落地是完全的两回事,”王冠斌说,最大收获是对建筑设计的整个流程有了深刻理解。邓皓宇则表示,整个项目通过重新设计、包装农产品,在互联网上售卖,改善村庄经济,也让他燃起希望:靠着互联网这波新浪潮,让乡村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里。

▲参与乡村改造项目的中学生分享建造经过(主办方供图)

“五台山项目只是一个导火线。”李金涛希望,未来它能点燃物质、经济、建造、文化、展览、写生、传承等一系列火花。

专家交锋:乡村是否需要建筑师?

当天的圆桌论坛群英荟萃,意大利注册建筑师、ALEATEK事务所创始人及主创建筑师Danilo Trevisan(邓礼洛),GROUNDWORK元新建城创始人Manfred(阮文韬),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院长霍裕达,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常务理事关抒,来自中韩泰三国的CUCKOONESS团队成员、毕业于英国AA建筑联盟的5位建筑设计师,来自牛津大学的蔡子熙、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陆阳、罗德岛设计学院的朱继浩,围绕乡村更新的诸多话题,从顶层设计到经营细节、从产业导入到人才引进、从艺术赋能到体验挖掘,进行了深入探讨。

▲十余位建筑设计师和学者举行圆桌论坛(主办方供图)

让与会嘉宾感触最深的,是整个项目折射出的文化传承。霍裕达表示,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很多新移民就来自山西西王村这样的地方。此次五台山项目相当于回溯深圳新移民的文化起源,去实地了解移民二代父辈们童年成长的地方,无论是近距离接触北方山川风物、乡村生活方式,还是挖掘当地社会问题,并探索乡村脱贫、活化乡村的解决方案,对移民二代来说,都是一种宝贵的文化传承。

▲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院长霍裕达(左三)在论坛上发言(主办方供图)

从小在香港长大的中国建筑设计师Marcus Yau对乡村文化并不熟悉,五台山项目给他的启示之一是寻找城市中存在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问题。此外,小米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符号,二期项目针对西王村小米所做的数十款包装设计,让他看到了设计语言的力量,也看到了年轻人在现代生活中思考文化继承的价值,弥足珍贵。

小燕画院创始人董建国则表示,这个项目将给未来的深圳、未来的教育行业打开一扇窗。“Z世代是最近的热词,这个群体中的‘深二代’很优秀,他们能考上哈佛、耶鲁这样的世界名校,可是能到农村去吗?能用实践改变社会吗?这是我们发起整个项目的初衷。”董建国说,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青少年实践教育走出课堂、走进中国广阔大地的重要性,未来,小燕画院将把高校、教育机构、设计师、建筑师、学生国际资源串联起来,发起更多有社会价值的教育实践项目。

阮文韬表示,五台山项目给他最大的感受是“跨界”,实现了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文化学、社会学、食品学、商业营销学等多个领域的融合。“现在我们面临一个跨界的世界,拥有某种专业技能已经不是一件很特别的事,反而拥有跨界的能力变得稀缺。”阮文韬说,在此意义上,五台山项目给业界带来一次很好的示范。

▲GROUNDWORK元新建城创始人阮文韬(中)在论坛上发言(主办方供图)

西王村的乡村公共建筑完成之后,该如何有效利用,带动整个村落的发展?来自韩国的建筑设计师Younseo Song认为,乡村更新是一个在地性的系统工程,除了盖房子,还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让乡土文化激活再生。“目前中国、日本大部分乡村改造项目,都是把城市人和设计师引入乡村,从旁观者角度体验这个社区、改变这个群体。其实,设计师需要更深刻的理解,要思考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作为设计师要承担的一系列责任,以及如何把视角从城市转移到乡村。”Younseo Song说。

▲五台山乡村改造项目效果图(主办方供图)

意大利建筑师Danilo Trevisan却持不同意见,他认为,乡村不需要太多的建筑师,而是需要环境学家、经济学家、生物学家。“乡村更新”这个名词在中国的出现,是最近三四十年的事,它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现代化浪潮而出现。然而在传统文脉古老的意大利,因为是游客经济为主,乡村反而比城市保护得更好,其中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在意大利,所有事情都是自发的,政府会让乡村自己发展。”Danilo Trevisan说,他经常被人问及“中国的乡村该怎么改造”,他的答案总是:“什么也不要做!”在他看来,不要破坏乡村原本的环境,让它自发性的发展,外界不需过多干预,而是应该制定少量的规则,乡村会有自己应对现代化浪潮的答案。

▲意大利建筑师Danilo Trevisan在论坛上发言(主办方供图)

对此,阮文韬有相似的立场。他提及, 2020年初,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和大都会建筑办公室智囊团AMO主任萨米尔·班塔尔合作,在所罗门·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乡村,未来》的展览,探索了乡村、偏远和原始地区的根本变化,不再聚焦于提倡或反省城市化进程,而是着重于发现农村面临的巨大挑战、创新、弊端和潜力。“未来中国的乡村改造项目,需要引入更多批判性思维。”阮文韬说。

(原标题《西王村“空降”深圳!深圳中学生五台山乡村改造后续来了 》)



编辑 特区报-刘彦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冻结)李林夕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