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监测、积分制奖惩……坪山街道创新多项措施规范广场舞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2021-07-16 13:30
摘要

今年以来,坪山街道运用“党建引领+物业参与+居民自治”的服务模式,推出多项措施,探索解决广场舞治理中的“疑难杂症”。

近日,在坪山街道六和城广场上,出现了挂着小喇叭和方盒的圆柱,据坪山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他们最新安装的两套噪音监测设备,当广场舞现场音量超过设定的噪音范围时,设备将发出警报,提醒广场舞队伍适当降低音量。今年以来,坪山街道运用党委领导下“物业参与+居民自治”的服务模式,推出多项措施,探索解决广场舞治理中的“疑难杂症”。

坪山街道辖区有约50支广场舞队伍,广场舞健身活动深受辖区居民喜爱,然而,噪音扰民和场地争夺等冲突也相伴而生。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让居民们跳的开心,邻里关系友好发展?坪山街道做出了初步探索。

7月15日,在坪山街道开展的“相约舞林·健康全民”广场舞规范提升民生微实事项目启动仪式上,街道宣布了对于辖区内广场舞规范提升的几大亮点措施,通过对广场舞健身活动队伍登记备案,对辖区广场舞队伍进行专业指导、建立积分激励机制、搭建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组织开展广场舞竞赛活动等,实现了广场舞活动健康、文明、有序开展。

“辖区内广场舞队都需要登记备案,一支舞队一个档案,同时我们还制定坪山街道广场舞积分制奖惩管理及星级队伍评定办法,对于积分高的舞队可以兑换相应礼品,授予星级队伍勋章。”街道工作人员介绍道。

为推动辖区广场舞等健身活动的专业化发展,坪山街道不仅聘请了专业教练,定期组织统一培训,还为有需要的广场舞队伍统一配置了音响设备和设置标识贴。通过评选“广场舞文明大使”,开展“舞林联盟”总结交流会等活动,坪山街道力求打造一批高质量、高素质的广场舞队伍。

此外,坪山街道今年还将推出不少于两个具有坪山特色的原创广场舞作品,以充分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并通过形成“政府引导+群众智慧+专业技术指导”的模式,鼓励和引导广场舞队伍带着原创作品,登上更大的舞台展现“坪山风采”。同时,街道也将在广场舞队伍中挑选积极配合、热心公益的广场舞居民骨干,建立坪山街道广场舞文明倡导志愿队,在日常活动中以身作则、文明倡导、相互监督,共同建设和谐健康的美好家园。

据了解,坪山街道以“引导居民群众文明健康参与广场舞+解决广场舞引发社会问题”为目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现广场舞活动健康、文明、有序开展,充分活跃居民文化生活、提高居民身体素质,打造全民参与健康和谐发展的活力街道,助力深圳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市。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