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东革命老区丨陆丰的这片海,见证过周恩来在广东的岁月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竹/文 齐洁爽/图
2021-07-16 00:13
摘要

近年来,随着金厢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全力打造周恩来红色革命遗址,曾经缺乏治理的乡村早已在红色文旅的带动下焕然一新。

金厢滩上,沙滩细软连绵,海水浪小洁净,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矗立着的纪念碑,石碑上篆刻的“周恩来同志渡海处”八个大字,为这浪漫的海湾增添了一丝厚重的历史气息。7月15日,“奋斗百年路·老区焕新颜——走进广东革命老区”采访团便踏上了陆丰市金厢镇的这片海滩年来,随着金厢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全力打造周恩来红色革命遗址,曾经缺乏治理的乡村早已在红色文旅的带动下焕然一新。

周恩来同志渡海处纪念雕塑

金厢镇振兴的故事,还得从这段历史说起——1927年10月初,周恩来、叶挺和聂荣臻等“八一”南昌起义军领导人抵达陆丰,周恩来同志因患病急需留在陆丰医治,在时任汕头市委书记杨石魂陪同下,住在金厢下埔黄厝寮村时任南塘区委书记黄秀文家中十余日。1927年10月底,在黄秀文等人的护送下,周恩来等领导冒险从金厢洲渚村海边乘船去香港,再赴上海回到党中央,继续开展革命事业。

周恩来活动居址

为了纪念周恩来同志在陆丰金厢渡海的这段历史,陆丰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11月将周总理在黄厝寮居住的房屋命名为“周恩来活动居址”,并于1992年4月在洲渚渡海处建立了周恩来同志渡海处纪念碑。纪念碑位于金厢镇洲渚村海边,高3米,正面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所书的“周恩来同志渡海处”,北面有中国书法大师赖少其先生撰写的诗文:“洲渚夜如釜,遥天一砥柱。抢渡碣石湾,猛如下山虎。” 如今的渡海处,已成为陆丰市红色旅游的一张“红色名片”。

“2018年五一期间,‘周恩来活动居址’对外开放,在没有做太多宣传的情况下,一天就有近万名游客前来参观,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息,后来我们决定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深圳市罗湖区委党校驻陆丰市金厢镇下埔村第一书记廖淑新告诉记者,目前,来参观周恩来红色革命遗址的游客每年已超过30万人次。

下埔村村貌焕然一新,村落墙壁涂满了彩色涂鸦

廖淑新介绍,2016年下埔只有6间杂货铺,营业额一年不到20万元。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吸引全省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村民看看到了商机,就自觉返乡参与家乡建设现在已经建成57家商业场所每年可提供上百个工作岗位,2020营业额420万元。”

下埔村,发生变化的除了村里的收入,还有村容村貌。当记者漫步在金厢镇下埔小巷间整齐的居民楼墙壁上绘满了彩色的壁画,过往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仿佛触手可及。廖淑新告诉记者,2018年,万科集团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汕尾的工作安排,开始在两地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致力于改善乡村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今天所见的涂鸦墙正是改善村貌的方式之一。

(原标题《走进广东革命老区丨陆丰的这片海,见证过周恩来在广东的岁月》)

编辑 编辑-张玉洁(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李林夕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竹/文 齐洁爽/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